第一章 感覺(一)(2 / 2)

女老師在黑板上寫算式的時候想:“這還上初中都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就是年齡上太小了,再說了初中的老師也不敢要這麼小的孩子,可是他在這裏實在是大材小用阿,也怪他在這聽課這麼的不用心,不上勁。”如果這個學校有個精英班的話,可能這孩子會比現在好的多,這麼小懂這麼多,再有個老師繼續給他上他所不知道的課,他一定很有興趣,接受的應該很快,說不定十幾歲就上大學了,他豈不是一個傳奇了嗎?可惜就是這裏的條件達不到那樣的要求。

小男孩的名字也很好聽叫方智遠,他長得很小巧,比起同齡的孩子他顯得矮,也很瘦小,父母都在延安重器廠工作,爸爸方百勝是當地人,母親白麗萍是北京人,是大學生因為成績好所以就分配到這個廠裏,工作了一年左右認識了方百勝,他們戀愛了不長時間就結婚了,方智遠家裏有兩個叔叔還有兩個姑姑,一個叔叔在外地奉遠工作,還有一個叔叔在家裏是個農民,兩個姑姑還是在不久前剛剛步入社會參加了工作。

方智遠在差不多快三歲時就被送去了幼兒園,可惜就隻待了幾天就鬧著不去了,父母沒辦法就隻好在家裏,教方智遠讀書寫字,方智遠是由爺爺奶奶看大的,所以他的父母除了上班以外的時間,其它的時間都陪著方智遠,教他讀書寫字,方智遠從小就很聰明嘴巴也甜,很招人喜歡,也很聽話懂事,就連父母的同時也都羨慕他們有一個乖巧董事的孩子,接鄰四舍對方智遠也很疼愛,還有街坊鄰居開玩笑的要自己的女兒跟方智遠從小定親之類的話。這樣的話已經不下六七家了。

那個時候的中國隨是不富裕,但是能解決的了溫飽,但是當時的什麼雞蛋,雞肉,還有糖等等之類的東西還是要用票買才行的,方智遠家裏還算是富裕,爺爺又退休金,兩個姑姑還能每月給家裏添補些家用,再由父母的工資,一家人過得有滋有味的,可謂是其樂融融阿。所以方智遠從小就是吃的好喝的好,沒有難為著他,方智遠是個小福星了,家裏從來沒有什麼壓力,一家人日子過的很寬裕。

80年代的人們,隻考慮由的吃就很好了,對什麼肉蛋之類從來沒有什麼要求,方智遠幾乎天天都能吃上雞蛋,所以這個東西對於他來說早已經吃的乏味了,這一天,方智遠手裏拿著一個已經煮好的雞蛋,在手裏轉來轉去的,一會拿出來玩玩一會又放到了口袋裏,他拿著那個那個年代人們都吃不上的雞蛋像個玩具一樣,在手裏玩弄著。

方智遠的父母很能幹,為了能掙更多的錢,方智遠的父親方百勝經常上夜班,家裏的家務以及孩子都全權交給了方智遠的爺爺奶奶,他們隻會給孩子煮個雞蛋或者煮個麵條,其餘的就的跟著爺爺奶奶吃大人的飯了,兩個老人這樣已經不錯了,所以方智遠的父母也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方智遠已經比別的孩子幸福多了,在雞蛋怎麼吃上還能來個選擇,究竟是吃炒得還是吃煮的,那得看智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