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健美操教學中引入“創編”環節的實驗研究(2 / 3)

學期末,遵照教考分離的原則,對兩組學生進行集體評分。根據學生完成成套動作的規範性、熟練性、力度、幅度、表現力、以及動作與音樂配合等因素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90分以上,81~90分,71~80分,70分以下4個等級。從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健美操成績統計表來看,對照組成績分布兩級分化較為明顯。實驗組健美操成績大部分在81分以上。優秀率高出對照組約14個百分點。而70分以下則低於對照組約8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是實驗組的學生以團隊為單位參加考試的方式,使得單獨的個體變成了團隊的合作,個人的成績與團隊的榮譽緊密相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已不是僅僅代表個人自己,個體的落後代表著整個團隊的落後,能力弱的學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維護整個團隊的榮譽,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拚搏意識,主動學習意識,互幫互學的學習氣氛更為強烈,運動技能得到提高[4]。

2.2 實驗後兩班學習態度差異比較

通過“學生對健美操課的喜愛程度”和“學生上課出勤情況”以及“課外集體練習情況”進行調查。進行健美操自主學習態度差異性比較。對比結果數據可以看出,改革後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歡迎。喜歡程度得到提高。選擇“很喜歡”的學生比對照組多出31個百分點。選擇“不喜歡”人數為零。而對照組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較為平淡。對健美操課熱情不是很大。兩組學生課堂出勤情況的對比結果來看,實驗組在“曠課”“請假”以及“遲到”的人次上都較對照組低。這說明兩組學生對健美操課的重視度與喜愛度不同,實驗組明顯高於對照組。在每周課外健美操練習次數方麵 ,實驗組和對照組每周練習3次以上的人數分別占全班總人數的35.7%和12.1%,實驗組每個學生都參加課外的健美操練習,而對照組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課外練習次數為零。究其原因是因為實驗班給學生提供一個發揮個人想象力,創造力和個人魅力的平台和機會,滿足了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和體育需求,學生有了更大範圍的選擇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麵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角色體驗不斷給學生帶來新的刺激,學生參與課外練習次數增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實驗組課外練習次數以及課堂出勤情況優於對照組。

2.3實驗後兩班情感體驗比較

教學實驗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人際交往”;“責任心”;“創新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成就感”等方麵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組的學生在“團隊的榮譽高於一切”這一思想指導下,學生們在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主動學習意識、責任心方麵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認為“競爭意識”得到增強的分別是實驗組70.9%,對照組為32.8%;認為“團隊意識”有增強的分別是實驗組92.7%,對照組為0.0%;認為“主動學習意識”有提高的分別是實驗組85.5%,對照組為36.2%。考試中對造型的創編,隊形變化的要求,則促使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爭取達到最佳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認為“創新能力”得到增強的分別是實驗組63.6%,對照組為3.4%。而貫穿始終的團隊合作 以及在小組中的自我定位與角色定位,也給了每位學生鍛煉與角色體驗的機會,使其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得以提高。認為“組織能力”得到提高的分別是實驗組21.9%,對照組為0.0%;認為“領導能力”有提高的分別是實驗組10.9%,對照組為0.0%。團隊的合作使學生學會了在合作中如何與人相處,在遇到矛盾時如何處理和化解矛盾,這樣的教學模式加深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培養了人際交往能力。認為“人際交往能力”有提高的分別是實驗組83.6%,對照組為44.8%。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創作欲望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健美操課的興趣。教學後“對體育課的興趣”得到提高的分別是實驗組90.%,對照組為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