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育教學中個性化教育研究與實踐(2 / 3)

3 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

3.1重視對個性教育的正確引導

因為學生處於青春期發展階段,因此對個性的引導就很容易導致心理問題。在進行體育革新的時候,教師要針對學生當前的心理,以個性教育為前提,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個性發展,在人與人的交際過程中避免誤會,讓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

3.2找出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點,開發他們的運動細胞

不同的學生對體育運動有不同的愛好,有的喜歡運動,有的不喜歡運動,有的喜歡這個活動不喜歡那個活動。學生的愛好不同,喜歡的項目也不同,有時候學生很不容易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擅長的活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豐富體育活動,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各種體育活動,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從而找到喜歡的體育項目。例如對於雙節棍活動的嚐試,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對雙節棍的樂趣,從而喜歡上這項運動。

3.3轉變教學思想理念和方式

個性化的教育首先應從傳統的文化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競爭、開拓、創新的價值理念,隻有這樣才能建造一個有利於發展個性化的適宜的教學環境。這樣的理念是進行體育個性化教學必須遵守的原則,要通過新的體育教育體製,引進人才,優化課堂設計和管理製度,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和評估方式,來促進體育個性化發展的改革,完善各種體育教學係統,從而滿足各種類型學生的興趣需求。在個性化的體育教學中,要開設各種特點的課程,這樣對教學來說是很重要的手段,因為體育訓練具有十分枯燥的特點,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隻有通過有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調動積極性,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課程乏味,學生容易走神,不能促進個性的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主動學習,參與設計課堂的內容,這樣鼓勵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動手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在體育方麵的個性發展,保證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具有更好的實訓能力。

3.4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

體育新課改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思路,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當中,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對哪些運動項目有學習意願。溝通方式可以采用短信、電話、調查問卷、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製定一個適於其發展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建立合理的激勵機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指明方向,要想讓學生有個性化發展的內在動力,需要教師及時對那些有個性化發展“表現”的學生給予肯定和獎勵。激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獎勵,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被教師關注也是一種激勵。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地創設情感激勵氛圍,合理地選擇、運用,不斷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摸索自己的發展方向,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中健康順利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