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初中班主任管理當中普麵臨的問題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現狀不容樂觀,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3.1學生處於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初中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學生在初中階段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學生的心理隨著這個年齡段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變,青春期叛逆的心理有時非常嚴重,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在這一時期的表現更加突出,最直接的表現是對老師的教導不當回事,或者對著幹,同學間出現的矛盾通常使用武力解決。例如打架鬥毆、酗酒、甚至吸毒等,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3.2 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較大的程度上對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著製約。由於學習的環境、科目的難度、生活節奏不斷增強,使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覺性變差,厭學的心理表現明顯,自主學習的能力也不強。現在的體育生在自主學習方麵就更差,大部分都是學習沒興趣、文化成績差。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初中生還存有對學習反感的心理,班主任的管教如果不夠嚴格和細心,很容易使初中生的學習沒有目標。
3.3學生普遍缺乏集體主義感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另一個問題是初中生集體主義感的缺乏,體育生在這方麵也不例外。這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大環境等各方麵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中,學校教育這方麵因為學校缺少大型集體活動,學生與同學相處以及班主任相處時,隻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沒有充分意識到集體。體育生原本應該是性格開朗、集體榮辱感很強的,因為很多體育項目都是講求團結協作的。但這也僅僅體現在競技體育項目上,一但學生不在訓練場或者賽場,回到班級的大家庭中集體主義感就淡化了,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工作就很難開展。現在獨生子女在童年期大都處在家長的監管當中,父母通常都不主張自己的子女接觸陌生人,而且對於城市的學生來說,生活環境的相對獨立,更加造就了現今中學生難於融入集體的現象。
3.4學生缺乏自律能力
現在的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不受約束,缺乏自律的能力。初中生較差的自律能力,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陷入了一種困境。相當一部分初中生都沒有自覺進行學習的習慣,他們的學習要靠教師的指導、督促以及檢查,學生隻是在被動地接受學習。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主要還是以傳授為主,致使學生形成了較差的自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樣存在這種情況。
4 對策
4.1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
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是班主任管理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初中生心理發展規律,鍛煉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初中生的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對於體育運動學校班主任來說,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主要方法是協調好學生學習和訓練之間的關係、學習和娛樂之間的關係。例如:體育學校的學生由於早上和下午要出操訓練,這勢必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偏差,學習成績差又會讓學生產生“我比較笨,我學不會”的認識,導致學生厭學,也就更沒心思上課,從而進入到學習差—不想學—學習更差的惡性循環中。因此,班主任應該善於開導學生,消除學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認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與訓練的關係,建立學生健康的心理導向,從而促使學生力爭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其次,要利用課外時間定期、積極組織開展班集體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去學習,讓學生業餘的生活變得豐富,寓教於樂。再次,教師還要在課上或課餘和學生形成互動,增強班主任和學生、班主任和教練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業訓班的學生由於受到訓練的影響,與教師的交流相對較少,而和教練的交流則較多,班主任可以通過教練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愉快和輕鬆的環境中變得積極進取,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