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兩岸四地運動員的訓練及參賽情況
2.2.1兩岸四地運動員的訓練情況
任何一項運動的發展都是由訓練和比賽組成的,對於在大陸發展時間較短的巧固球運動來說,它的項目理論體係以及技術體係方麵還不完善,有待進一步發展提高,因此技術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隻有訓練到一定的運動水平才可能去參加比賽。在對這些參賽運動員的訓練情況統計後發現,訓練時間為半年及以下的有30人,占總人數的39.45%;訓練時間為半年到一年的有23人,占總人數30.3%;訓練時間在一年到三年的有16人,占總人數21%;訓練時間為三年以上的有7人,占9.1%。這些人當中大多數是在校學生,訓練時間大多不到一年,隻有少部分人是在專業的巧固球運動隊訓練幾年以上,其中有66人是在學校進行巧固球學習,占總人數的86.8%,這說明很多人是學生而不是非常專業、經常參加比賽的巧固球運動員。
在這次調查的76名參賽運動員中,詳細地了解了兩岸四地巧固球運動員平時每周的訓練課次數、時間,以及備戰期的周訓練課次數、時間。平時訓練大多數為以一周1-3次,訓練時間在1-2小時;而備戰期的訓練次數則以每周1次、2次、4次居多,時間大多數在2-3小時。調查發現這些運動員中有部分平時幾乎沒有參加過訓練,隻是在臨近比賽的備戰期才開始參加訓練。由此不難看出,兩岸四地巧固球運動員還是比較稀缺的,所以會出現臨賽前才開始找隊員,參加訓練的這種情況,因此,係統的訓練、長期培養巧固球專業運動員才是廣泛開展該運動項目的當務之急。
2.2.2兩岸四地運動員的參賽情況
任何一項運動的發展都離不開比賽這塊“跳板”,通過比賽,運動員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運動水平,從而反思自己的訓練效果如何。運動員與教練員均需要這樣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也需要比賽給予信心使他們更加堅定地在這個項目上走下去。對於教練來說,比賽是檢測自己訓練手段、訓練方法、訓練負荷是否科學,是否合適運動員的最直觀的辦法,任何一個運動員隻有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運動潛能。調查發現,參加兩岸四地巧固球比賽的運動員中,有43.4%的運動員一年參加一次比賽,參加兩次的占22.4%,這說明了巧固球賽事在兩岸四地的組織並不是很多,這也是巧固球運動發展範圍不廣泛的原因之一。這些運動員幾乎都是在學校進行訓練,隻有很少一部分是通過培訓班的形式訓練,他們對訓練的硬件條件基本還是比較滿意的。
對於這個認知度不高的運動項目,隻有感興趣才可能堅持,調查發現這些參賽運動員大多對巧固球比較感興趣,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運動員對此項目非常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興趣影響著成績。參加比賽是一個提升自己的好機會,通過比賽解除了各地的巧固球運動員,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使運動員對此項運動的理解更加全麵。
2.3兩岸四地巧固球參賽運動員自身發展規劃
所有的運動員都會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其發展前途的問題。不是每一個運動員都能成為職業運動員,所以當運動員選擇項目時會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問題,當然這也是每個運動員家長所關心的問題。調查發現,兩岸四地巧固球參賽運動員進行巧固球專業訓練的原因不一,其中由於父母期望自己在這方麵有所成績的占6.3%,出於自己愛好的占44.8%,想為將來升學、工作奠定基礎的占20.8%,為強生健體,增強體質的占28.1%,由此看出,這些參賽運動員的進行巧固球訓練的動機更多的還是出於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