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蘭
Team
黑貓(The Black Cats):在1937年進行的足總杯決賽中,一位名叫比利·莫裏斯的桑德蘭球迷將一隻黑貓帶進了球場,最終這場比賽以桑德蘭3:1戰勝普雷斯頓而告終,一時間球迷們認為正是這隻黑貓給桑德蘭帶來了好運,並從此將黑貓視作好運的象征。上世紀60年代,一隻生活在洛克公園的黑貓由桑德蘭俱樂部負責喂養,於是桑德蘭與黑貓之間的故事變得愈加豐富多彩,緣分也越結越深。
Player
跳蚤(賈凱裏尼):這個綽號從賈凱裏尼效力於切塞納時便開始伴隨著他,並一直相伴至今。與梅西有著相同綽號的賈凱裏尼肯定無法與“球王”比肩,但意大利人在盤帶和加速方麵的能力也算是可圈可點。
新魯尼(維克漢姆):這是英國媒體送給維克漢姆的讚譽。身體強壯、身材高大、射術出色,維克漢姆擁有成為一名偉大中鋒的一切潛質,在未來接班魯尼?且看英國媒體的期望能否實現。
口袋妖怪(潘蒂利蒙):日本動畫片《口袋妖怪》(在中國更多被稱作《神奇寶貝》)的紅極一時讓潘蒂利蒙有了這樣一個很Q的綽號,因為國外的球迷覺得他長得很像該動畫片中的某一隻……
萬金油/貓(奧謝):“萬金油”自然意指奧謝技術全麵,什麼位置都能打,而“貓”這一綽號的叫響則是始自於2007年的一場聯賽,當時臨時客串門將的奧謝出手不凡、敏捷似貓,故此得名。
福娃(迪福):老將迪福怎麼看都和這樣一個萌萌的綽號不太搭,中國球迷願意這樣稱呼他可能僅僅是因為他的名字裏帶個“福”字吧……
西布羅姆維奇
Team
燈籠褲(The Baggies):西布羅姆維奇成立於1878年,早期俱樂部的各項裝備都十分簡陋,球員們經常穿著異常肥大的褲子進行比賽,因此而獲得了“燈籠褲”這樣一個綽號。雖然現在的隊員們早就鳥槍換炮,再也不用穿“燈籠褲”了,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叫他們這個綽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需謹慎,有些黑曆史是你一生都甩不掉的。
Player
小迪福(貝拉希諾):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想通,貝拉希諾的隊友們為什麼要把表現出色的他喚作“小迪福”,倒不是貶低迪福,但至少貝拉希諾應該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吧……
包公(萊斯科特):由於前額上那塊醒目的傷疤,萊斯科特被中國球迷戲稱為“包公”。當然,英格蘭後衛額頭上的傷疤肯定不會像包公額頭上的“月牙”那樣傳說是被馬踢的,那是在他5歲時遭遇一場嚴重車禍後留下的。
廢柴(達倫·弗萊徹):其實不少曼聯球迷都十分反感別人這樣稱呼弗萊徹,這個綽號的形成一方麵是因為紅魔老隊長基恩曾經“恨鐵不成鋼”地罵過弗萊徹等年輕球員,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弗萊徹這個名字在粵語中發音與“廢柴”十分相似,因此“廢柴”便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曼聯球迷對弗萊徹的“愛稱”,並無惡意。
安妮寶貝(阿尼切貝):又黑又硬的大中鋒阿尼切貝要不是因為名字的讀音與“安尼寶貝”十分相近,怎麼也不可能和一位中國的女作家扯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