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服裝企業競相打造供應鏈核心競爭力(1 / 2)

“隨著國內服裝產為鏈的調整升級,服裝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被賦予了更多,更新的內容”

長期以來,對服裝企業來講,設計、渠道和品牌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核心要素。而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供應鏈時代,中國服裝行業的競爭格局也跳出了以往企業與企業之間產品創新的競爭階段,進入圍繞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渠道建設等要素在內的“係統競爭”階段。這對服裝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資源整合能力帶來全新的考驗。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開始關注從供應商一直到最終消費者的整個產業鏈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管控。從基礎的信息平台搭建,到有效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再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與管理,物流網絡優化等,服裝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正被賦予更多、更新的內容。

依托信息技術實現快速響應

廣義上的服裝供應鏈包括纖維生產、紗線生產、麵料生產、服裝生產、服裝零售、消費者等內容。而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是實現整個供應鏈快速響應的核心。為此,服裝企業紛紛投入大量精力進行信息化建設。  北京維富友軟件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洪昱表示,現階段,信息化已經成為服裝企業經營的基礎需求。從以渠道終端管理為主的進銷存係統到以內部供應鏈管理為主的ERP係統,關鍵在於企業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和投入能力。

對於國內服裝企業的信息化發展現狀,特步(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信息化與供應鏈專家肖利華指出,國內服裝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隻完成了數據的采集工作,而沒有做到對信息的綜合分析與充分利用。這也是很多服裝企業始終存在高庫存和高脫銷並存矛盾的根本原因。他強調,上係統隻是信息化建設的開始,更重要的是係統的具體應用和不斷調整。比如,早期的市場信息反饋得益於服裝銷售店麵信息係統對商品的合理管理。這就需要服裝企業在銷售、生產、采購、庫存管理,以及價格折扣、銷售和財務分析的時候,既要做到同一款式能夠集中維護和查詢,又要做到精確組織同一款式中每種產品的銷售、生產和庫存管理,要根據銷售和庫存等信息,快速、科學地進行補貨、退貨、調貨、促銷、翻單等決策。

不少服裝企業開始意識到,通過對大量零售終端銷售數據的獲取和分析,為生產和補貨提供決策依據,是實現供應鏈快速響應的有效途徑。某知名國際體育用品公司供應鏈總監告訴記者,他們從2009年開始就與國內幾家大的經銷商合作夥伴就提高物流水平進行探討,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全國5000多家門店的銷售數據進行及時準確的收集和分析。  據了解,國內的服裝企業在發展初期多借助代理商渠道發展銷售網點,但隨著代理商在分銷渠道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一些達到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開始對銷售渠道進行改革,增設直營和聯營機構,增加直營和聯營網絡在整體銷售渠道中的比例。代表企業有七匹狼、利郎、九牧王、柒牌、虎都、勁霸等。其中,七匹狼從2008年開始帶領代理商進行發展模式的改革,要求代理商也能夠加強自身對終端管理的能力,並加強對二、三級經銷商的管理、指導與服務。同時,與以往批發模式中以庫存管理為核心不同,新的零售直營模式更注重門店與商品計劃的管理。這一趨勢表明,服裝企業開始關注終端銷售對於整個供應鏈的價值,獲取持久的市場收益。  同時,直營渠道的建立也有利丁服裝企業及時、準確地獲取第一手市場信息,支持企業決策。比如,李寧公司在2006年實施加速反應的供應鏈流程(PPT),通過自己的直營店收集一線銷售數據,以實現供應鏈的快速反應。

開發新商業模式

近年來,電子商務成為服裝企業又一市場發力點。特別是2009年以來,傑克瓊斯、優衣庫等服裝品牌與淘寶網的合作,為傳統服裝企業借助電子商務實現戰略轉型、品牌延伸、渠道擴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為此有人預測,2010年將會是傳統服裝企業大舉進軍電子商務的一年。

在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傳統服裝企業的品牌管理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將原有品牌延伸到網上銷售,代表企業有傑克瓊斯、優衣庫、李寧等,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品牌的知名度;另一種方式是創建新品牌,進行網上銷售,其優點是能夠有效區分渠道之間的衝突,缺點是如果原有品牌影響力不強,新品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例如報喜鳥專門為其網絡商城構建了電子商務直銷品牌eBONO:為了配合eBONO品牌的推廣,報喜鳥專門推出了線下社區實體店,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消費者可以在社區店進行體驗,感受服裝的麵料、做工和試穿效果,之後既可以在社區店購買,也可以到網上下訂單,然後由網店進行商品配送。  寧波雅戈爾漢麻世家網絡銷售總監汪浩指出,隨著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中網民數量越來越大,服裝電子商務有著十分樂觀的市場前景。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產品定位和配送是兩個關鍵點。  對於傳統服裝企業而言,開展電子商務將對其原有的銷售模式提出挑戰,虛擬渠道和傳統渠道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利益衝突。“這種衝突可以通過采取與線下銷售不同的產品定位來解決。”汪浩建議。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來看,傳統服裝企業如果能夠適時解決渠道的衝突問題,線上品牌和線下品牌的邊界將變得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