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同零售業態的物流體係建設(1 / 2)

龐大的店鋪後倉、頻繁的店鋪缺貨與時時麵臨的庫存積壓,使得零售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物流服務水平卻不盡如人意。許多零售企業致力於尋求物流改善的訣竅,並且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而效果往往並不理想。  事實上,許多因素影響著零售物流體係的運營效果,其中之一即是對“業態”的應用。  對於多元化發展的零售企業,合理應用業態概念是物流體係建設與運營的關鍵。不同的零售業態,既體現出零售業的共同之處,也具有各自的鮮明特點。因此,在建設物流體係時,一方麵要針對各業態的物流共性進行充分的物流整合,另一方麵,應針對各自業態的物流特性,進行個性化設計,以充分滿足其業態個性要求,最終才能形成完備的物流保障體係,形成有價值、有效率的物流整體。  本文以便利店、超市、大型綜合超市三種常見的零售業態為例,說明其物流特性與共性。

便利店物流

便利店最大的特點是“便利”,但需要強大的物流配送體係的支持才能得以實現。  便利店的物流是典型的“拆零配貨”型。便利店鋪多而分散,拆零量大,配貨要求及時,因此分揀速度要快;此外,隨著便利店規模的擴大,物流中心的能力要跟進延展。   便利店物流有四大特點:  配送門店數量多  大中型零售企業一般都擁有成百上千家便利店,由於店鋪數量大,對於物流中心的揀選、備貨、運輸等物流活動的要求是高效率、低差錯率。舉例來說,物流中心每小時處理10張門店的單據可能非常簡單,但每小時處理上千張單據時,作業差錯率就會大大上升。  配送地域廣  便利店往往遍布全市的各個角落,每天可以配送2次,單次(含往返時間)耗時在4小時以

合理應用業態概念是零售配送中心建設與運營取勝的基石。

相關鏈接

“業態”一詞來源於日本。具體來說,是針對特定消費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戰略目標,有選擇地運用商品經營結構、店鋪位置、店鋪規模、店鋪形態、價格政策、銷售方式、銷售服務等經營手段。提供銷售和服務的類型化服務形態。通俗理解,業態就是指零售店賣什麼、賣給誰、如何賣的具體經營形式。上。因此,運輸車輛的選擇、運輸路徑、合並運輸、車輛調度的合理化運作都是物流中心關注的重點。

拆零比率大  拆零率是指物流中心在揀貨作業中商品需要拆散出貨的單品比率。例如倉庫中有1000個單品,需要拆散包裝出貨的單品有100個,那麼拆零率即為10%。在便利店配送的全部商品中,一般有85%以上的商品需要拆零配送。  拆零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存儲與揀選作業。選擇何種存儲與揀選貨架、如何規劃存儲區域與整箱、零貨揀選區域,選擇何種揀選作業策略,都應根據拆零率的高低進行不同的考量。

送貨時效要求高  送貨時效性高就是要求物流體係的響應能力快速。它是一個綜合性評價指標,需要參與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通力合作,包括倉儲、運輸、采購、訂單處理等。

以國內便利店來看,一般是店鋪訂貨至貨物送達在24小時內。為了壓縮店鋪庫存,一些店鋪會要求部分商品一天多配,如上午、下午各配送一次。高頻次的配送可以極大地壓縮店鋪庫存,甚至部分店鋪可以達到零庫存(無後倉庫存),相應增加了店鋪的陳列空間。

大型綜合超市物流

大型綜合超市的特色在於大,經營麵積大,商品種類豐富,應有盡有。大賣場通常實行低價政策,薄利多銷,以品質優良、價格低廉作為競爭優勢。 大賣場物流最大的特點在於各自為政,店鋪不僅具有自主采購權、定價權,也是物流網絡的核心節點。不過由於連鎖店鋪相對較少,往往無法取得規模化效應,部分商品依賴供應商直配,且後倉需要大量備貨,品種繁多,規格各異;每次要貨數量大、金額高,並且容易積壓。  大賣場物流也有四大特點:  商品繁多  商品種類繁多是大賣場的明顯優勢,日常經營品種通常可達2~3萬,甚至更多。一般來說,品種數量的增長對物流體係的壓力並不是簡單地呈線眭增長,而是幾伺級增長。  舉例來說,上千個商品的倉庫,庫管員熟悉所有商品的情況,經由人工搬運、手工揀選集貨,通過貨位卡記錄貨物的進出流水,或者簡單的進銷存軟件可以實現商品的進貨與出貨;數萬種商品的倉庫則必須由專業管理人員,藉由專業物流軟件進行需求預測與庫存控製,仍未必能確保每一個商品在其生命周期內都受到充分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