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類抗感冒藥成分分析
臨床研究
作者:熊星堯 胡夢紅
【摘 要】感冒作為一種多發病症,在現實生活中是常見的,對於感冒患者來說,合理的選擇感冒藥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抗感冒藥物的成分和作用是指導合理選擇藥物的基礎,所以在這方麵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隻有明確感冒藥成分及作用,才能更好的使用感冒藥。本文從常見西藥類抗感冒藥物成分分析、西藥類抗感冒藥物中各類成分的具體作用和正確選擇抗感冒藥物三方麵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西藥;抗感冒藥;成分分析
1 常見西藥感冒藥物成分分析
當前市場上的西藥類抗感冒藥物的成分依作用可分為收縮血管成分、解熱鎮痛成分、抗組胺成分、中樞性鎮咳成分、抗病毒與祛痰成分等。其中,收縮血管成分有鹽酸苯丙醇胺、偽麻黃堿等;解熱鎮痛成分有阿司匹林、對乙酞氨基酚、非那西丁、布洛芬、水楊酞胺等;抗組胺成分有特非那定、鹽酸毗咯毗胺等;中樞性鎮咳成分有氫嗅酸右美沙芬等;抗病毒成分有金剛烷胺等;祛痰成分有愈創木酚甘油醚等。
2 西藥類抗感冒藥物中各類成分的具體作用
2.1 解熱鎮痛成分
在大多數情況下,感冒有個很明顯的症狀就是頭疼,而感冒藥中的解熱鎮痛成分則有效的對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行抑製,從而達到減緩頭疼發作的症狀,還能比較有效的減退發燒症狀。這種成分在現在的常見的白加黑、快克等藥物上是經常見到的。
2.2 收縮血管成分
收縮血管成分主要的功能就是使鼻塞現象得到緩解,原理是收縮血管成分含有偽麻黃堿,可以對呼吸道的毛細血管進行選擇性的收縮,從而減輕鼻塞。這種成分在現在的常見的白加黑等藥物上是經常見到的[1]。
2.3 中樞性鎮咳成分
在感冒期間,如果出現咳嗽的症狀,這就說明感冒程度加深了。在出現咳嗽症狀時,選擇感冒藥時就要選擇含有中樞性鎮咳成分的西藥類抗感冒藥物,因為該成分能夠有效的作用於延腦咳嗽中樞,從而可以達到減輕咳嗽的症狀,中樞性鎮咳成分在西藥類抗感冒藥物中也是非常常見的。
2.4 抗組胺成分
通常感冒會引起微血管的擴張,並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也會增加,這樣就會引起流涕、流淚以及打噴嚏症狀的發生。而抗組胺成分則是能使得微血管收縮以及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緩解感冒症狀[2]。
2.5 中樞興奮成分
感冒的人常常會感到渾身乏力,並且還會有輕微的酸痛,比較容易感到疲勞。在感冒藥中通常會含有咖啡因,原因是因為咖啡因中含有中樞興奮成分,該成分能夠使得感冒患者精神上興奮度增加,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疲勞症狀[3]。
2.6 抗病毒成分
對於感冒病症來說,不論是流行性感冒,還是一般的感冒,理論上來說都是病毒性的。所以,要想完全的治好感冒,抗病毒成分是不可缺少的,抗感冒藥物中的抗病毒成分能夠抑製病毒在人體內的繁殖,但是這種成分不能殺死病毒,隻能對其有抑製繁殖的作用。在預防藥物中十分常見。
2.7 祛痰成分
咳嗽痰多,痰多咳嗽。對於感冒患者來說,祛痰是非常重要的。抗感冒藥物中的祛痰成分能夠有效的稀釋痰液,這樣就能較容易的將痰液排出。其原理是刺激胃勃膜神經末梢,從而使得支氣管腺體分泌物質,有效的稀釋痰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