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飲食結構不合理
由於民族習慣常年吃醃製品(魚、肉),導致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存在不足情況。在人體中能夠產生血紅蛋白的關鍵性元素就是鐵,它是人體正常運轉離不開的成分,通常情況下,成年婦女體內鐵元素總共有 2g; 但是由於一些婦女生理期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對營養物質的攝取不夠所以或出現嚴重缺鐵的症狀,這樣肯定不能滿足腹中胎兒成長的需求量。 所以,在懷孕的過程中他們這一群體的人最容易出現貧血症狀,而且隨著懷孕時間的延長他們的貧血程度也會加重,這就是缺鐵性貧血症形成的原因。
3.2 孕期貧血所帶來的影響
3.2.1 對生產時的影響
經過臨床驗證,孕早期、中期如果孕婦出現貧血現象那麼就有極大的可能會提早生產,而在懷孕後期出現貧血現象出現早產的機率比較小;也有研究顯示,與不貧血的孕婦相比在懷孕後期貧血的孕婦也有可能出現早產。
研究顯示孕婦要是有貧血的現象很有可能會導致創傷性分娩的發生而且這種分娩的發生在那些處在懷孕初期就已經嚴重貧血的婦女的身上的機率在不斷地上升,主要原因的孕婦出現貧血以後,很容易出現早胎、死胎或者是畸形胎兒等問題;同時患有貧血症的孕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會因為體力不支而導致分娩的難度增加。
3.2.2 對新生兒的影響
另外,孕期貧血容易導致新生兒的貧血,這是由於母親體內鐵不足,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帶來的鐵較正常嬰兒減少,另外從母乳中攝取的鐵也不足,從而導致其嬰兒更易出現貧血。
3.3 孕期貧血的防治措施
3.3.1 加強營養攝入及孕期保健,避免孕期貧血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在剛剛懷孕的時候孕婦都會出現貧血的現象,其實這些多是早期的妊娠反應的一種,這時候孕婦都會出現胃酸分泌量超過正常的現象,體內營養物質不足( 包括鐵質及葉酸不足偶爾也可見於 B12或蛋白質) ,所以在懷孕的初期要服用葉酸( 鐵吸收的原料) ,促進營養的補充,可以防止貧血症狀的出現。也可以根據需要來調整飲食結構,從飲食中獲取身體所需的鐵元素,從而增加鐵的攝取量;隻要製作食物的方法得當就可以為孕婦提供足夠的鐵營養,降低缺鐵性貧血的出現率。
3.3.2 當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普及孕期健康教育
可以利用孕婦指導班、宣傳單、知識欄、廣播錄音等方式,在孕婦中間普及一些關於缺鐵性貧血的知識,知道孕婦在懷孕期間如何合理地膳食,從懷孕的第12 周起,要進行常規補鐵。同時社會應該為孕婦提供全方位的關注加大宣傳力度幫助廣大孕婦對自己的身體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懷孕期間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4結束語
對於孕婦來說如果長時間嚴重貧血則會出現體力不能滿足日常所需的問題,很容易引起胎兒畸形、死胎、早胎的出現,所以孕婦在懷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鐵元素的攝取,防止鐵元素缺失而導致的貧血症狀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馮秀傑,高秀梅,馮秀芝.45例孕婦貧血狀況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2,22:63.
[2]王琪.妊娠期孕婦缺鐵性貧血的預防與治療[J].中國保健營養,2012,18:3786-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