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孕期貧血影響後果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臨床研究
作者:陳紅兵
【摘 要】目的:調查當前孕期貧血發生情況,並對其影響後果及防治措施做出探究。方法:針對過去兩年間我院所收治的500名孕產婦實施血常規監測,對當前孕期貧血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經過研究分析得出結論隨著孕周的延長孕婦的貧血患病率也會出現上漲的趨勢,懷孕時間越長貧血的情況越嚴重。結論:隨著孕周的不斷延長,孕婦的血容量會出現加大的情況,需要不斷地補充營養物質,胎兒快速增大的體型,迫使孕婦的身體需要更多的鐵,因此極易發生貧血的問題,做好孕期的營養補充及健康指導工作至關重要。
【關鍵詞】孕期;貧血;影響;營養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過去兩年間我院所收治的500名孕產婦,年齡從20歲到33歲不等,通常情況下孕婦都是在懷孕第 12 周的時候,和第 32 周的時候來進行血常規的檢測。
1.2貧血診斷標準
正常標準應該是,血紅蛋白要是小於111g /L 了,那麼說明孕婦有貧血的症狀。其中,90 ~111g / L 說明孕婦貧血的程度比較輕微,而如果在60 ~ 89g / L 中間說明孕婦貧血的症狀是中度的,要是低於61g/L 那麼必須引起高度注意,因為這一數值說明孕婦已經嚴重貧血了。
1.3數據統計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SSPS進行數據分析。
2調查結果
在本次調查中,懷孕前12 周內,貧血15例,孕晚期( 32 周) 貧血210例。輕度貧血 200例,占 40%; 中度貧血25例,占 5%,無重度貧血,經 χ2檢驗,在不同的時期孕婦貧血情況有明顯的不同之處(P
3討論
3.1 導致黎平縣孕婦孕期貧血問題的主要原因3.1.1孕婦普遍文化程度低下
調查發現,孕婦貧血與職業、經濟狀況及對養生保健的具體認識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本次調查的對象群體中,初中及以下學曆的, 因為缺鐵而引起的貧血症狀占到了21%;高中及中專學曆的,患貧血症的占到了17%;大專及以上學曆水平的,隻有5%。來自農村地區、低收入群體或者對保健養生知識不了解的群體是貧血症的高發群體,而那些在外打工靠腦力吃飯的、 高學曆高收入群體因為地保健養生知識多多少知道一些所以通常患上貧血症的機率要小一些。
黎平縣是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地(侗族約占68%、苗族約20%)經濟、文化、交通落後,80%為農村人口,孕產婦文化程度普遍較低(80%為初中以下水平),缺乏保健知識和保健意識以及科學生育觀,對自身的健康認識不足,部分婦女懷孕後不及時到醫療保健機構做孕期檢查,不能及時發現貧血等情況,即使檢查存在貧血狀況也不能引起重視,不了解危害性。
3.1.2政府、醫療保健機構在健康教育方麵存在的不足
由於地處我國西部,經濟文化上都相對落後,當地政府對於孕齡期婦女的健康教育問題並沒有給予充分重視,本研究中,我縣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孕婦貧血患病率僅為 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 21%。 若能積極、合理地幹預,預防此疾病的發生,對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