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剖宮產術中應用縮宮素和巧特欣與單用縮宮素的臨床觀察(1 / 1)

剖宮產術中應用縮宮素和巧特欣與單用縮宮素的臨床觀察

臨床研究

作者:王豔紅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對剖宮產術中采用縮宮素和巧特欣與單用縮宮素預防術中、術後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2例剖宮產手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6例,對照組患者應用縮宮素,實驗組患者采用巧特欣聯合縮宮素。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腰椎-硬膜外聯合麻醉,對照組患者采用縮宮素治療,使用20IU縮宮素靜脈滴注;實驗組患者采用縮宮素聯合益母草治療,縮宮素按照對照組療法進行治療,娩出胎兒以及使用血管鉗鉗夾臍帶後,為患者注射1mL巧特欣(輝淩製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00),在硬膜外或者腰麻醉下,產婦剖宮產術後分娩出嬰兒後,在一分鍾內緩慢注射。

1.3 觀察指標

為患者注射巧特欣5分鍾後,對其子宮收縮與術後12h、24h的出血量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

給實驗組患者剖宮產術中注射巧特欣注射液,經過5分鍾後,41例患者的子宮收縮情況較為明顯,切口的出血量顯著減少,顯效率為62.1%;25例患者的子宮收縮情況一般,出血量一定程度減少,有效率為37.9;無一例患者出現子宮收縮差以及切口出血量增多的現象,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縮宮素後,顯效30例,占45.4%,有效19例,占28.8%,無效17例,占25.8%,總有效率為74.2%;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p

2.2 兩組患者的術後出血量對比

產後12h,實驗組患者的出血量為(272.6±23.8)mL,對照組患者的出血量為(297.7±42.4)mL;產後24h,實驗組患者的出血量為(426.2±52.2)mL,對照組患者的出血量為(512.2±75.1)mL;實驗組患者的產後出血量明顯少於對照組(p

3 討論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的重要手術,隨著麻醉學、輸液、輸血、水電平衡知識、手術方式以及手術縫合材料的不斷改進,剖宮產逐漸成為對某些產科合並症以及難產進行解決的有效方法,對產婦與圍產兒生命進行挽救的主要手段。近年來,縮宮素是一種最常見的宮縮藥物,由垂體後葉分泌產生出的九肽激素,在上世紀50年代合成純化,在臨床中得到廣泛運用[2]。其具有作用快、半衰期短的特點,對子宮上段具有較好作用,對下段產生的作用較輕微。子宮對縮宮素產生的敏感性受到子宮肌組織中含有的縮宮素受體含量因素影響,個體差異性較大。如反複多次使用縮宮素,其效果易受到體被飽和因素影響,並存在升高血壓、水、鈉瀦留風險;另外,縮宮素與前列腺素類製劑、卡貝縮宮素類製劑相似,雖然具有較好的縮宮效果,但不適宜對PPH進行預防,且易出現血壓波動、變態等不良反應。巧特欣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長效催產素類似物,對激動催產素受體具有直接作用,起效較快,兩分鍾內能夠實現子宮收縮。由於其作用持續時間長,不能運用停藥方式停止宮縮,注意禁止在妊娠期以及胎兒娩出前使用。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應用縮宮素,實驗組患者采用巧特欣聯合縮宮素,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p

綜上所述,在剖宮產術中應用巧特欣聯合縮宮素,能夠有效降低產後出血量,效果較為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潘海波.剖宮產術中縮宮素應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05):56-57.

[2]哈斯.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中靜脈注射縮宮素的臨床觀察[J].武警後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2(05):4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