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現狀和控製策略的探討(1 / 2)

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現狀和控製策略的探討

臨床研究

作者:李鴻飛

【摘 要】目的:分析非傳染性慢性病在我國流行的現狀,並對其的防控策略進行探討。方法: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歸納總結我國目前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發病原因、流行趨勢,及防控的現狀,提出適宜的控製策略。結果:目前,我國慢性病致殘和致死率逐步的升高,以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為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成為了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結論:有效的控製和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教育和綜合幹預,能更好的控製慢性病的發病態勢,也是減少經濟負擔,提高人們的健康質量的保障。

【關鍵詞】非傳染性慢性病;現狀;控製策略

“慢性病”是慢性非傳熱性疾病的簡稱,是對一組起病隱匿、缺乏明確病因、潛伏周期長,並且病情延續難以治愈的非傳染性疾病的一個總的概括[1],該類病主要以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營養代謝性疾病,以及惡性腫瘤,心理障礙等疾病為主。該文從進行以我國目前慢性病綜合分析,現報告如下。

1 我國非傳染性慢性病現狀

近年,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壓力逐漸加大,尤其中老年人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正麵臨著逐年上升的嚴峻態勢[2]。根據衛生部和WHO聯合發布的《中國慢性病報告》和《預防慢性病—一項至關重要的投資》報告顯示,非傳染性慢性病嚴重威脅著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國,慢性病的發病和流行態勢非常嚴峻,目前我國慢性病患者超過2億人,其中老年人中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髒病的致死率占首位,十年間死亡率分別從0.041%、0.037%、0.046%上升到0.149%、0.147%、0.115%,且這三項慢性病的死亡人數占到了全國目前因病死亡人數的63.40%。慢性病是一種病程長,治愈率低,複發率高的疾病,因此患者治療費用相對要高,慢性病高額的治療費用直接引起了我國衛生總費用的快速升高,我國每年因慢性病造成了數百億的經濟損失。並且患病者多為40歲左右的人群,一旦患病高額的治療費用和降低的勞動能力,對工作和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國雖加大防治隊伍,但慢性病普查,疾病的監測,預防和控製不到位等問題仍然存在。

2 非傳染性慢性病的控製策略

2.1 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綜合控製策略

對慢性病的幹預可以采取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相結合的綜合幹預措施,相關衛生部門要製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加強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等教育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的擴展各人群預防控製慢性病的知識麵,提升人群的健康理念,降低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減少慢性病患病率[4]。針對高危人群的非傳染性慢性病的控製策略應包含健康教育,及早發現和慢性病管理的3個方麵,針對高危人權要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相應的防控方案,並定期的對人群進行身體檢查,篩查,做到患病的及早發現,及時對患者進行合適的治療和康複護理訓練,通過特別的幹預減少慢性病的致殘和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