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咽湯治療小兒急性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價值分析(1 / 2)

清咽湯治療小兒急性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價值分析

臨床研究

作者:章小院 尚莉麗

【摘 要】目的:觀察清咽湯治療小兒急性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效果,為患兒尋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門診收治的急性膿性扁桃體炎患兒1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給予清咽湯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症狀的改善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χ2=23.8349(P=0.0000);退熱時間比較t=8.7222(P=0.0000);咽痛改善時間比較t=8.1092(P=0.0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清咽湯治療小兒急性膿性扁桃體炎效果顯著,能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症狀,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清咽湯;小兒;急性膿性扁桃體炎

急性膿性扁桃體炎是臨床兒科中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一種反複性發作的非特異性炎症[1],若不給予患兒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引發患兒出現局部或是全身性的並發症,例如中耳炎、風濕熱、咽旁膿腫等,給患兒帶來了極大的健康隱患。西醫對於該病的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消炎,考慮到抗生素用藥的耐藥性及副作用,我院對100例患兒進行了清咽湯治療與常規西醫治療,清咽湯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門診收治的患兒100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5.2±1.8)歲,入院時的發熱時間3h~4d,平均發熱時間(31.5±12.8)h,體表溫度38.2~40.4℃,平均體溫(38.9±0.8)℃,扁桃體Ⅰ度腫大7例,Ⅱ度腫大35例,Ⅲ度腫大8例;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4.9±1.5)歲,入院時的發熱時間2h~4d,平均發熱時間(30.9±13.5)h,體表溫度38.5~40.1℃,平均體溫(39.2±0.7)℃,扁桃體Ⅰ度腫大6例,Ⅱ度腫大36例,Ⅲ度腫大8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發熱時間、體表溫度、扁桃體腫大程度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病例選取標準

所有患兒均滿足《中醫耳鼻喉科學》中急性膿性扁桃體炎的診斷標準[2]。並符合以下標準:⑴患兒起病急,寒戰,高熱,或有便秘、食欲不振、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⑵咽喉疼痛明顯,吞咽時症狀尤為明顯,嚴重者可出現耳後放射性疼痛;⑶查體發現患兒單側或是雙側出現扁桃體腫大並伴有充血,表麵可見膿點;⑷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計數顯著高於正常值。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福建彙天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青黴素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5020272)20萬U/(kg.d),分兩次進行靜脈滴注,連續治療5d,若患兒伴有發熱症狀,則口服南京臣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複方鋅布顆粒劑(國藥準字H32026469),3~5歲患兒一次半包,6~9歲患兒一次1包,3次/d。1.3.2 觀察組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清咽湯治療,主方:生石膏30g,板藍根、連翹、金銀花各15g,黃岑12g,柴胡、山豆根、桔梗、牛蒡子各10g,薄荷、甘草各6g。每日1劑煎服,取藥液共450ml,分三次服用,連用5d。

1.4 療效判定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