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急性跟腱斷裂的治療進展(1 / 2)

急性跟腱斷裂的治療進展

臨床研究

作者:李成磊 馮文嶺

【摘 要】近年來跟腱斷裂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沒有一個標準的治療策略。保守治療可以避免各種手術並發症,跟腱再斷裂的發生率高,而手術治療雖有並發症的風險,但再斷裂率低。對於跟腱斷裂患者的術後固定,功能性支具固定能加快患者的康複過程,並能給患者帶來比管型石膏固定更好地功能結局。

【關鍵詞】跟腱斷裂;治療;固定

近年來由於體育運動的推廣,跟腱斷裂的發病率逐年增高[1]。對於跟腱斷裂的治療

方法,目前沒有標準的策略。本文試圖通過文獻回顧了解各治療方法的優缺點,以找出一種優化的跟腱斷裂治療方案。

1 開放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比較

有三個研究,對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進行了比較。其中兩個研究中手術組治療措施包括跟腱斷端縫合,腱周膜修複和術後6-9周石膏固定[2]或蹠屈位置功能性支具固定[3]。而保守治療組石膏固定8周,包括蹠屈位固定4周後中立位或者半蹠屈位固定4周[2,3]。另一個研究中[4],將患者分為:開放手術組,微創手術組和保守治療組。所有的病人患肢以抬起腳跟3cm的位置固定在一種特製的靴子中4周,再用4周時間,將患肢腳跟抬起的高度逐漸降低。

2 開放手術後管型石膏固定與功能性支具固定的比較

有三個研究,對跟腱斷裂患者術後的不同固定方法進行了評價。其中Cetti [5]比較了蹠屈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和一種允許早期安全負重和主動蹠屈活動的蹠屈位背側支具托固定6周的效果。Kangas [6]讓一組病人以允許主動蹠屈的背側中立位支具托固定6周,另一組病人以中立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Kerkhoffs [7]比較了石膏托和管型石膏中立位固定6周後兩組病人的區別。

3 結語

在開放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比較中,三個研究得出一致的結論,手術治療相對於保守治療具有更低的跟腱再斷裂率和更高的並發症發生率。而在愈合後患肢蹠屈力量方麵,兩種治療方法之間未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在患者治療後恢複工作能力的時間和傷後體育運動能力的恢複程度上各研究之間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應該是工作性質不同造成的影響,而隻有Moller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此外,關節活動度和小腿周徑的比較中,各研究之間也顯示出不同的結果。不同治療組患者對於治療的主觀滿意度,各研究所給出的結果也存在矛盾,其中評價標準最合理的Moller在研究中使用VAS評分,手術組的患者在術後8周和術後2年都表現出更高的主觀滿意度。可見,手術治療雖然存在較高的並發症發生率,但其跟腱再斷裂率是極低的,而且患者的生活質量仍高於保守治療組。因此,手術治療仍應為急性跟腱斷裂的首選治療。

而在開放手術後單純石膏固定與功能性支具固定的比較中,在傷後患肢體育運動能力的恢複程度和各項客觀指標的比較中,各研究所顯示的結果間均存在分歧,無法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而在再斷裂的發生率和患者主觀滿意度方麵,兩種治療方法之間均無顯著差異。此外,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功能性支具組的患者的恢複周期要短於管型石膏固定組。但由於各研究使用的功能性支具種類不同,且允許早期安全負重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故研究結果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Popovic N,Lemaire 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ruptures of the Achilles tendon.Current concepts review.Acta Orthop Belg 1999,65:458-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