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氣管鏡運用於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的臨床治療分析(1 / 1)

氣管鏡運用於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的臨床治療分析

臨床經驗

作者:高明

【摘 要】目的:探究氣管鏡運用於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的臨床治療。方法: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氣管鏡輔助治療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的血氣、肺功能指標變化與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病患通過氣管鏡輔助治療後血氣指標與肺功能指標得到顯著改善,總有效率高達96%。結論:氣管鏡運用於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能夠有效改善病患的臨床症狀與體征,安全有效的提升臨床療效。

【關鍵詞】氣管鏡;呼吸衰竭;COPD;臨床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氣管鏡輔助治療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的血氣、肺功能指標變化與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84例COPD合並呼吸衰竭病患共45例男性、39例女性,年齡38-89歲(平均年齡61.3±10.2)。COPD病程1-41年(平均21.3±5.2)。病患入院前均存在“短期內咳嗽、咳痰、痰量增多且呈膿性(黏性)膿液、喘息加重且氣短”情況,部分病患存在發熱等炎症加重表現。入院時共51例病患表現出肺部幹濕囉音,84例病患僅9例神智清醒。全部病患均確診均符合中國醫學會呼吸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製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指南》(2002版)中的診斷標準[2]。

1.2 統計學方法

全部病患均符合機械通氣治療相關適應症,“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心律失常、並非肺源性心髒病”等合並氣管鏡治療禁忌症病患均不被列入統計範圍。將病患術前後血氣、肺功能指標變化與臨床療效進行統計分析。全部統計數據以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統計記錄數據以百分比(%)進行標示,P

3討論

病患“肺泡通氣不足、肺泡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肺內動靜脈解剖分流增加、氧耗增加、彌散障礙” [7]是COPD合並呼吸衰竭的最主要發病機製。作為慢性氣道炎症的COPD最主要的特點為高分泌的氣道粘液,痰栓堵塞支氣管後則引發呼吸衰竭,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及肺泡灌洗能夠及時清除病患氣道分泌物降低痰栓的形成,通過改善通氣提升氧合降低氧耗從而有效改善病患的臨床症狀與體征,安全有效的提升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劉秋月,駱寶建,吳恩東,韓芬. 纖維支氣管鏡在肺癌術後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內鏡雜誌. 2012(10).

[2]任加良,王惠琴,馬建剛,李天浩,劉番芹.氣管鏡輔助治療COPD合並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誌. 2012(11).

[3]王曉婧,梅曉冬,包明紅,章俊強,蔣旭琴,夏大慶,胡代菊.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經氣管鏡肺減容術的療效與安全性探討[J].中國臨床保健雜誌. 2013(02).

[4]劉澤輝,董明霞.經氣管鏡吸痰和灌洗治療重症COPD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誌,2013(04).

[5]趙京梅.氣管鏡引導氣管內留置吸痰管配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Ⅱ型呼吸衰竭[J].河北醫藥,2013(10).

[6]李睿.氣管鏡輔助治療COPD合並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5).

[7]陳 婷,曾 紅,周宏偉等.纖維支氣管鏡聯合無創通氣治療 COPD 並Ⅱ型呼吸衰竭[J].醫學綜述,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