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尿液分析儀和顯微鏡鏡檢法檢測尿液WBC對比分析(2 / 2)

2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鏡檢白細胞在正常範圍(0~4個/HP)時,尿液分析儀有42.48%呈現陽性(±~+++);尿液分析儀是陰性時,鏡檢白細胞卻超出正常的範圍(大於4個/ HP),大概占1.45%,尿液分析儀與鏡檢結果並沒有一一對應對的關係,尿液分析儀中的結果無法完全顯示高倍顯微鏡有多少白細胞,反過來,在尿液分析儀上無法顯示固定的值。

3討論

尿液分析儀是目前臨床醫學上應用最廣泛,又有著較高的價值的診斷儀器[3]。通過對結果的分析,可以有效的預防以及診斷肝、內泌等疾病。它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檢測手段。但是,我們往往會在臨床上發現,一些工作者完全依賴尿液分析儀,根本不對結果進行鏡檢,這就影響了患者本人以及臨床醫師對最終療效的看法。尿液分析儀是利用化學方法來測定尿液中相關酯酶的含量[4],尿液不能在膀胱中長時間的儲存,因為細胞會受到破壞,從而將酯酶釋放到尿液中,影響最終的檢驗結果,實驗中的尿液必須是新鮮的。

從上表可以看出,鏡檢白細胞在正常範圍(0~4個/HP)時,尿液分析儀有42.48%呈現陽性(±~+++);尿液分析儀是陰性時,鏡檢白細胞卻超出正常的範圍(大於4個/ HP),大概占1.45%,尿液分析儀與鏡檢結果並沒有一一對應對的關係。顯微鏡主要是利用物理的相關手法進行計數統計[5],除此以外,它們兩者的報告方式也有所不同,很難找出直接的換算方式來找出兩者的對應關係。所以,兩者之間應該是相互配合的。

綜上所述,尿液分析儀不能完全替代鏡檢法測定尿液WBC,要想更好地服務於患者,就必須要減少漏診以及誤診現象,就必須要動態的觀察同時結合臨床資料來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杜安玲.尿沉渣分析儀和鏡檢法在尿液檢測中的相關性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3):3077-3078.

[2]薛冰蓉,楊渝偉,陳曦等.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尿紅細胞,白細胞影響因素的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1,32(11):1223-1225.

[3]徐群飛,魏丹丹,張世錕等.尿液幹化學和尿有形成分分析顯微鏡複檢規則的建立與驗證[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4):311-313.

[4]王金釵,薛國華.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鏡檢測定RBC與WBC的對比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2):346-346.

[5]徐俊峰.兩種儀器與鏡檢法檢測尿沉渣的結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