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胃潰瘍中的應用思路探索(1 / 1)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胃潰瘍中的應用思路探索

護理經驗

作者:馬紹霞

【摘 要】目的: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胃潰瘍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胃潰瘍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並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胃潰瘍複發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胃潰瘍複發率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後均行常規胃潰瘍治療;同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其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以患者及其家屬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給予其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胃潰瘍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產生正確的認識,從而積極主動的和醫護人員進行配合。第二,用藥指導。護理人員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正確服藥的重要性,使患者家屬積極主動的監督患者服藥,逐漸提供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同時還應囑咐患者及其加護在行抗酸治療時不可與奶製品、酸性食物等同服。第三,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健康生活習慣對病情的影響,使其積極主動配合醫護

人員。同時還應囑咐患者及其家屬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胃出血等現象發生。第四,心理護理。由於胃潰瘍病程較長,且療效緩慢,因而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沮喪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並且要鼓勵患者家屬參與到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囑咐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幫助和關心,且要耐心的和患者進行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家屬的關愛,從而逐漸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接受治療。

1.3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臨床症狀基本消失,潰瘍麵愈合;有效:患者臨床症狀顯著好轉,潰瘍麵基本愈合;無效:患者臨床症狀無好轉,潰瘍麵未愈合甚至擴大。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

2結果

觀察組60例患者中53例患者為顯效,6例患者為有效,1例患者為無效,其總有效率為98.3%,對照組60例患者中35例患者為顯效,16例患者為有效,9例患者為無效,其總有效率為85.0%,觀察組明顯高於對照組(P

3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不良飲食習慣的不斷增多,我國的胃潰瘍患者逐漸增多。胃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該病具有發病慢、病程長、治愈難等特點,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治愈。且相關研究表明該病具有較高的複發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1]。因此,及時給予胃潰瘍患者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改善其生活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醫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臨床上逐漸將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應用於胃潰瘍的護理中。該護理模式主要是讓醫護人員認識到患者是屬於一個家庭、一個生命或文化的一種特殊形式,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醫療問題,同時還應認識到家庭對患者健康的影響,對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各方麵的狀況及相互關係進行綜合考慮,從而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加全麵的護理服務[2]。我院為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胃潰瘍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行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進行護理,且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及胃潰瘍複發率明顯優於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沈健,阮洪軍,費寶瑩等.超聲內鏡對良惡性胃潰瘍的鑒別診斷及術前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醫學,2013,(18):1694-1696.

[2]丁曉平.中醫辨證治療方案治療胃潰瘍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13,6(3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