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在自然分娩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應用
護理經驗
作者:王江寧
【摘 要】目的:研究正常分娩過程中心理護理產生的作用。方法:隨機將110例產婦均分為各55例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按普通護理方式處理對照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強對實驗組產婦的心理護理。對比兩組產婦選擇的分娩方式、產婦的產程費時。結果:相對於對照組,實驗組在第一及第二產程中平均耗費時間明顯更短,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產前護理;自然分娩;心理
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在麵臨生產時,總會陷入對自然分娩的緊張、擔憂甚至恐懼的情緒中,這種不良情緒的產生會阻礙分娩的順利進行,加劇產婦對疼痛的敏感。加強對產婦的產前心理護理可有效減輕產婦的不良情緒,促進自然分娩進行。對孕婦而言,能否順利分娩出一個健康的嬰兒至關重要,而影響分娩的四個因素分別是產道、產力、胎兒及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其中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較容易受到忽視[1]。近年來,出於對形體美觀的追求和對疼痛的恐懼,許多孕婦拒絕自然分娩而選擇剖宮產,然而大多數專家建議產婦選擇自然分娩,為改正許多孕婦的錯誤思想,需加強對待產孕婦的精神心理的護理。臨床研究表明加強孕婦產前心理護理對其分娩有積極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3年4-6月間本院住院產婦共110例,平均年齡(31.21±8.23)歲。全部孕婦的產前檢查均無妊娠並發症產生。遵循隨機原則,將這110例產婦平均分成兩組,記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各55例產婦的資料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1)幫助產婦盡快熟悉醫院環境:向產婦介紹醫院環境,保持環境舒適;(2)對分娩時疼痛的相關護理:因分娩時使用非藥物鎮痛的方式,產婦將有較強烈痛感,可在產後使用鎮痛泵;(3)產前準備:根據對產婦的產前狀況檢查,責任醫生分析後提出所建議生產方式,醫護人員進行相應生產方式的術前準備。
實驗組:以對照組為基礎加強孕婦產前的心理護理,指導產婦家屬幫助產婦做好產前心理建設,緩解產婦的焦慮、不安等情緒,達到其精神上的放鬆;產婦入院後,醫護人員應更積極與產婦交流,及時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必要時給予心理支持;在產婦進入分娩階段時,醫護人員需始終陪伴在旁,因分娩過程中,產婦心理狀態與分娩疼痛密切相關,即疼痛程度往往隨心理狀態而改變,故醫護人員可在分娩過程中,利用音樂療法,以節奏歡快的音樂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放鬆其精神,達到減輕產婦疼痛、助其順利度過分娩期的目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