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支氣管哮喘發病機製與治療進展分析(3 / 3)

3 結論與展望

哮喘的發病機製與治療技術的不斷探究為哮喘的良好控製帶來的新的希望,治療目的以由傳統的控製哮喘症狀擴展為改善病患肺功能與預防發作的領域。哮喘作為病患機內內外多種綜合因素同時存在激發所形成的疾病是需要經常長期有計劃的個體化防治的。西藥治療哮喘具有“起效快、療效高”的優勢,但其使用後的不良反應較多且一些西藥由於較為昂貴的價格限製了治療效果。中醫辨證施治哮喘則是通過調節病患機體的動態平衡改善臨床症狀,具有“安全性高、費用低廉”的優勢,但存在見效慢的問題。筆者認為應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哮喘病患實施治療,在減輕哮喘發作的同時有效改善病患改善肺通氣功能,甚至能有效降低西藥的副作用。實現縮短病程增加病患治療依從性,從而有效提升並鞏固治療效果。在日後的哮喘治療中實施中醫辨證施治與西醫病理生理研究的有效結合。依據《內經》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12]的原則,中醫能夠通過“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式降低病患在長期反複使用“皮質激素(ICS)、支氣管擴張劑”的頻率,研發“抑製氣道高反應、消除非特異性氣道炎症”的中醫噴劑,並輔助以外治療法實現完全控製住哮喘的目的,從而在降低診療過程中病患的痛苦與經濟費用的同時提升病患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學良,許朝霞,王憶勤.支氣管哮喘發病機製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09)

[2]邱利梅,黃美杏.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新進展[J].現代中醫藥, 2013(03).

[3]吳迪,王珂.支氣管哮喘治療現狀及進展[J]. 醫學綜述,2013(04).

[4]李世鋼,彭經緯,馬繼龍,王敏.支氣管哮喘的治療進展[J].臨床肺科雜誌, 2013(05).

[5]張晗,尚雲曉,焦緒勇,等.支氣管哮喘患兒235例流行病學特征及發病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3(11).

[6]劉芬,張建華.兒童支氣管哮喘特異性免疫治療進展[J].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16).

[7]盧彩作.支氣管哮喘的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3(27).

[8]焦秋粉 樊茂蓉.張燕萍教授治療緩解期支氣管哮喘經驗總結[J].環球中醫藥,2014(01).

[9]孔曉梅,韓葆芬,張彩蘋,曹大偉,李愛民,吳世滿.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病原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 2014(01).

[10]陳震霖,張景明.支氣管哮喘發病與運氣理論的相關性[J].陝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4(01).

[11]劉學冠.支氣管哮喘治療進展[J].吉林醫學,2014(03).

[12]陳青蓮,倪慧,魯春曉.成人支氣管哮喘相關性藥學服務[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