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陰雲鎖夢(3 / 3)

數月之前,索朗格向當時還是大明王朝胡楊台知府的王玉傑轉達了其誠意,即如果歸順,大清王朝將敕封王玉傑為定西王,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全部由其統治。

可是,王玉傑既未答應也未拒絕,居然玩起了兩麵派手法,采取拖延戰法,坐山觀虎鬥,這令求勝心切的多爾袞非常惱火。

如今,借助白氏兄弟的關係,讓白順庚出麵誘說白經庚王玉傑,再者,孔有德耿仲明率領的清軍已經開赴胡楊台,造成兵臨城下之象,軟硬兼施,恩威並用,難道王玉傑白經庚還不歸順?

孫子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如果不費一兵一卒一糧一草,王玉傑就能夠歸順大清王朝,這不啻於在大順李自成後背狠狠地插了一刀,而且,這把刀既廉價又異常鋒利。

同時,有了手握重兵的王玉傑這個既熟悉李自成張獻忠又曾是大明王朝封疆大吏的人,作為清軍南下中原的馬前卒,對多爾袞完成父兄未盡的大業,無異於如虎添翼。

清太宗皇太極在世時,漢人大學士範文程提出的“以漢製漢”之謀略,時至今日,多爾袞才正真認識領會了其真諦和精髓。

說這句話的時候,多爾袞暗想,從今以後,如果漢人能夠辦成的事情,就應該放開手腳,大膽地利用之,並且極力為他們創造辦事的條件,這對大清王朝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此次派遣孔有德耿仲明等大明王朝的降將,率領漢軍攻打黃河雄關胡楊台,就是“以漢製漢”謀略的具體實踐運用。

像洪承疇祖大壽等降臣,在清軍南下中原的時候,要讓他們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實現清軍不能完成的目標。

特別是前大明王朝薊遼總督洪承疇,既有豐富高超的軍事組織指揮才能,又有深廣的謀略和人脈關係,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才,前次協助鼇拜平定皮島之亂,就是明證。

今後,要大力招降對大清有用的各類人才,要讓這些漢人作大清統一中原的馬前卒,替大清王朝征討四方開疆拓土。

想到這兒,多爾袞心中不由得暗暗湧現一股濃重的豪情,滿麵紅光,流露出頗為興奮激動的神色。

他緊盯著對麵正襟危坐的白順庚,暗想,這位白記銀號的大掌櫃就是對大清有用的人才,此等資源,絕不能浪費。

聽多爾袞說完這句內涵異常豐富之言,白順庚霎時麵露詫異為難之色。他完全沒有料到,多爾袞居然會提出此等苛刻的政治條件,當下心中微微一怔,緊張地思索起來。

雖然白經庚乃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但是,兩人自小就合不來,道不同不相與謀,而現在,白經庚依附射天狼王玉傑,擔任大秦王朝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恐怕非自己能夠左右得了。

大秦王朝初立之時,白經庚就從白記銀號借走了五十萬兩白銀,言稱,待攻占大順都城西安之後,連本帶利,一並歸還。

同時,大秦王王玉傑還親口答應,要敕封白順庚為秦軍總運糧官,全盤負責糧草供應事宜,但是,被他婉言謝絕了。

事後,白順庚借口銀號有事,需要自己親自處理,連夜來到大清,暫時住在盛京分號。

究其根本,在局勢未明朗之前,白順庚不願意加入任何王朝,但是,在盛京,通過數十天的觀察了解,他逐漸改變了自己原先粗淺的認識。

大清這個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王朝,朝野上下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特別是最高統治者,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目光遠大,氣象宏邁,絕非昏庸淺陋相互傾軋的大明君臣可比。

於是,他決定以表達謝意為名,攜帶厚禮,親赴睿親王府,拜見這位卓爾不凡的大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

通過方才的一係列交談,白順庚隱隱約約覺得,在當世比肩並立的幾個王朝中,大清王朝是最有希望入住中原統一華夏的。

目前,盡管山海關內戰事紛繁,王旗並舉,鬧得不亦樂乎,但終究是為大清王朝作嫁衣裳而已。

於是,白順庚趁時大膽地向多爾袞提出了總攬清軍糧餉的請求,但是,老謀深算的多爾袞,卻又提出了更高更難的要求,這令見多識廣的白順庚左右為難。

答應其要求,可自己心中沒有一點兒勝算把握,而不答應,自己方才的要求,肯定會被多爾袞拒絕,一個大發橫財的機會就要從眼皮底下溜走,實在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