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合夥人
特別關注
作者:邱燕娜
微軟聯合世紀互聯、IBM簽約首都在線、SAP攜手中國電信……
這是一群關係特殊的合夥人,一方是外資公有雲巨頭,另一方是擁有IDC資質的本土運營商。他們共同攪動著公有雲市場。到底哪組合夥人能夠贏得市場,又會有哪些新的組合出現呢?
從5月22日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Windows Azure公有雲平台及服務正式在中國落地,到7月31日IBM宣布與首都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都在線”)簽署公有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構建公有雲平台,再到11月20日SAP和中國電信共同宣布,雙方將通過此前SAP與中國電信旗下中國通信服務公司合資的中數通信息有限公司(簡稱“中數通”)推廣公有雲,已經有3個麵向企業級應用的外資雲計算巨頭突破不具備IDC牌照資質的障礙,在中國借道落地公有雲。
這些廠商前景如何,生存現狀如何,優劣勢如何?它們的公有雲落地又會對中國的公有雲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今年7月,在公有雲領域有個事件非常引人注目:亞馬遜以6億美元擊敗IBM,贏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大單。在此之前,用戶擔心托管在第三方數據中心的數據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是公有雲推廣的最大障礙之一。而現在連中情局這種被認為數據最需要保密的機構都接受了公有雲,充分說明用戶對公有雲的數據安全擔憂已大大降低。
調研公司Gartner在今年2月底發布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情況。Gartner稱,全球公有雲市場將從2012年的1110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的1310億美元,增長率達到18%。
雲計算早已經被各大IT巨頭視為關鍵的戰略方向,它們已經紛紛向雲計算轉型。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甚至認為,雲計算正在重新塑造經濟發展和商業競爭的格局。其他廠商的情況本文暫且不表,已經計劃在中國落地公有雲的三大雲計算廠商在雲計算領域都各有千秋。
微軟CEO鮑爾默於2010年3月發表了“WE ARE ALL IN”戰略,拉開了微軟全線產品向雲計算轉型的序幕。作為傳統軟件領域的領頭羊,微軟對雲計算的投入非常可觀。有報道稱,微軟已經為雲計算業務投入數十億美元,並先後推出了其麵向雲計算的操作係統Windows Azure,以及辦公軟件Office 365。據悉,Windows Azure的主要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平台,幫助開發可運行在雲服務器、數據中心、Web和PC上的應用程序。得益於在傳統軟件領域的領導者地位,微軟在公有雲領域的號召力不容忽視。記者了解到,很多原來采用微軟平台開發應用的獨立軟件開發商都已經基於Windows Azure推出全新的麵向公有雲的解決方案。在正式布局中國內地公有雲業務之前,微軟已經在全球建立了八大雲數據中心,其中四個在北美,兩個在歐洲,另外兩個分別在亞洲的新加坡和中國香港。6月中旬,微軟Azure總經理史蒂文·馬丁(Steven Martin)在一篇博客中透露,Azure的用戶群已經增長到25萬家企業,其中包括50%的財富500強企業。馬丁還指出,Azure平均每天新增1000家企業用戶,雖然他沒有提及微軟最終能否留住這些用戶。
IBM早已經將雲計算作為其重要戰略之一。2012年7月,IBM在公有雲領域發布了SCE(SmartCloud Enterprise)產品組合,其中包括三項服務:麵向企業建構私有雲的SmartCloud Foundation、麵向IaaS級服務的SmartCloud Enterprise,以及專門提供不同行業解決方案的SmartCloud Industry Solution。在此基礎上,IBM於2013年年初新增一款名為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的產品。該產品包括了對軟件生命周期的支持與新的PaaS服務,以及補丁更新和身份管理等項目。據悉,IBM已幫助全球眾多客戶有效構建了自身的雲模式,並每天幫助客戶管理著上百萬筆的雲端交易。來自IBM的資料稱,IBM憑借自身獨特的雲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整合的解決方案,包含關鍵雲計算技術、豐富的流程知識、全麵的雲計算解決方案,以及覆蓋全球的實施網絡。今年6月初,IBM還收購了公有雲服務提供商SoftLayer。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SAP將雲計算、移動應用和內存計算作為其三大技術發展方向。為了進一步強化其雲計算戰略,SAP收購了基於雲技術的商務網絡領先公司Ariba和基於雲的人力資本管理(HCM)供應商SuccessFactors。最近,SAP在各個場合向外界強調,SAP是一個麵向下一代雲的公司,並稱SAP能為用戶提供最全麵的業務線雲應用產品組合。SAP亞太及日本區戰略合作與渠道發展高級副總裁韓碧雯(Bronwyn Hastings)在11月20—21日舉辦的SAP中國商業同略會期間透露,SAP全球來自雲計算的收入已達12億美元,雲計算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