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管理是基礎
在中小型保險公司中,光大永明人壽在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方麵是走在前列的,服務器虛擬化、桌麵虛擬化都有涉獵。施洪琦介紹說:“我們早期的投資方在北美地區很早就開始采用虛擬化,並且在2010年左右要求我們在中國也使用。於是在2010年,我們與戴爾公司合作實現了PC服務器的虛擬化。”在服務器虛擬化之後,光大永明人壽又開發了一個簡單的服務器管理係統,規範了服務器申請和部署的流程,並且定期進行檢查。光大永明人壽目前擁有四個虛擬資源池,涉及測試、生產等多個環節,虛擬機達300多台。虛擬機的備份也是CommVault的一個特長。如果每次恢複時都對整個虛擬機進行恢複,那麼通常要花費四五個小時,而實際上光大永明人壽隻需要恢複虛擬機上某個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即可,使用CommVault軟件就能實現任意單個文件的快速恢複。
談到為什麼會選擇CommVault備份軟件,施洪琦表示:“當初,我們隻想選擇一款符合自身數據管理需求的軟件。CommVault軟件的功能比較全麵,能跨平台地管理數據,還能實時地實現不同顆粒度數據的備份和恢複,操作也便捷。”
CommVault軟件操作的便捷性讓IT團隊印象深刻。去年,光大永明人壽一個專門負責數據備份的工程師生病了,IT部門便臨時找外包服務人員對其他員工做培訓,僅一個星期,所有的員工都就可以比較好地掌握CommVault軟件的操作技巧。此外,CommVault提供的服務也讓IT部門感到滿意。CommVault為光大永明人壽提供了包括技術谘詢、人力、設備保修與軟件升級在內的全麵服務。在客戶支持計劃中,CommVault通過係統巡檢、恢複演練、性能分析、補丁分析、經驗共享、變更管理及緊急事件現場服務等,可以幫助客戶發現隱患,建立恢複演練流程和管理流程,同時實現知識轉移,讓客戶自己成為技術專家。
一款稱心如意的管理軟件就像是公司IT部門的一個好幫手。數據管理是IT管理的最後一道關,如果這道關沒打通,就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施洪琦總結說:“如果數據的存儲、備份和恢複沒有做好,從表麵上看數據完好無損,一旦發生問題,需要把數據找出來並利用時,就會發現數據並不可用,這其實和數據丟失並沒有區別。因此,我們公司從領導到IT人員,都高度重視數據保護與管理。”
探索金融大數據應用
目前在金融行業,對大數據的探索是一個時髦話題。已經有十多年發展曆史的光大永明人壽積累了大量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以及客戶資料等,無論從數據總量還是數據質量方麵考慮,它都具備了實施大數據應用的基礎。
不過由於曆史原因,光大永明人壽之前一直將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放在業務係統的整合和優化上,目前真正落地的大數據項目還不多。施洪琦介紹說:“近期,我們正在論證一個BI項目,這可以看作是大數據項目的一個基礎。過去,由於係統比較分散,對數據的分析、挖掘和整理都是在不同的係統中進行的,在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等方麵存在缺陷。通過對係統和數據的整合與優化,我們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工作正得到改善。在大數據領域,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為此我們正積極地與同行進行這方麵的交流。
當前,很多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大數據應用方麵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光大永明人壽也處於嚐試階段。比如在網絡銷售方麵,光大永明人壽就運用大數據工具對公司的理財產品進行銷售,銷售狀況良好。“在銷售理財產品的同時,我們還在係統後台做著客戶數據的分析工作,包括客戶購買保險的消費傾向、網上購買行為分析等。”施洪琦表示,“對大數據的探索要與公司的業務發展相適應。當前,盈利還是公司的主要目標。因此,我們現階段在大數據應用方麵采取量入為出的原則。”
現在人們談起O2O這個概念,已經不是從線上企業向線下轉型這個單一的角度去理解,而是指線上線下業務的大融合。施洪琦表示,作為一家傳統的金融企業,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有效的工具了解客戶的消費行為和心理,精準定位客戶群變得十分關鍵。光大永明人壽目前正在網絡銷售渠道和電話銷售渠道做這方麵的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