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代全芯開啟創“芯”大門(1 / 1)

時代全芯開啟創“芯”大門

新聞背後

作者:李奕

由力利記集團和世峰科技共同投資的寧波時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時代全芯)是目前中國第一家擁有相變存儲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它的出現一舉打破了國外廠商在此市場上的壟斷,為中國半導體存儲廠商在雲存儲和大數據時代開辟了一條自主創“芯”之路。

11月28日,以“‘芯’時代,‘存’世界”為主題的“2013寧波時代全芯科技產品發布會”在寧波萬達索菲特酒店隆重舉行。

芯片產業發展新動力

據權威數據統計,2012年全年進口芯片約1650億美元,超過了進口石油的1200億美元。小小芯片不僅可以帶動萬億元的產業規模,而且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工業安全。芯片就像是國家的“工業糧食”,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髒”。

當前,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高端裝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繼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電子之後,推動芯片產業發展的新動力。正是這些因素的推動,促成寧波時代全芯的科研團隊不斷在相變存儲技術上尋求突破,終於研發成功55納米相變存儲技術。從靜態隨機存儲技術(SRAM)到動態隨機存儲技術(DRAM)再到閃存技術(Flash),人類對存儲性能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隨著這一存儲技術的商品化相信相變存儲(PCM)將勢必引發存儲市場的新一輪變革。

其實,PCM的研發曆史已經有20多年,但是直到近幾年才開始邁入商業化階段。據悉,寧波時代全芯量產的第一批商業化的PCM產品已經推出,預計明年量產。而用於大容量存儲的主流產品,將於明年推出。目前,全球隻有三星、美光等少數幾家國外廠商擁有商品化的相變存儲器,而寧波時代全芯自主研發的55納米相變存儲技術讓中國人第一次闖入了以前由外國廠商壟斷的相變存儲市場。

PCM融合了閃存和內存的優點。這些優異的特性將在移動設備、大數據存儲以及雲存儲平台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基於相變存儲技術的解決方案將極大地提高雲存儲數據中心裏大數據交換與處理的速度,這讓人們可以更快速地得到想要的信息,人們的日常生活將更智能、便捷。

PCM商業化前景可期

作為目前國內第一家擁有相變存儲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寧波時代全芯科技董事長張龍介紹,公司的近期目標是力爭在5年內完成投資20億美元以上,建立自己的生產工廠和研發基地,生產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芯片產品。寧波時代全芯量產的第一批商業化的PCM產品已經推出,預計明年實現量產。而用於大容量存儲的主流產品,也將於明年推出。

現在,無論是在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類產品中,還是在企業級數據中心裏,閃存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廣泛。PCM與閃存一樣是非揮發性的,但比閃存更耐用。PCM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其具有非常優越的存儲性能,其編程速度也比閃存具有數量級的優勢。

PCM可以以現有半導體工廠或晶圓廠製造成本的十分之一來生產,有理由相信,它未來可以替代硬盤驅動器和多種現有的存儲器芯片而成為具有獨占性的存儲器件。PCM可以取代手機裏的存儲卡、固態硬盤以及機頂盒裏麵的存儲模塊。據悉三星的手機中已經采用了PCM模塊。

隨著PCM設備和工藝、性能更加穩定和成熟,PCM的價格會迅速下降。據預測,每位元的PCM的實際成本在2011年與NOR閃存或DRAM相當或更低,到2014年將與NAND閃存的價格相當甚至更低。有分析公司預測,未來30年內,基於PCM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將成為承載電子存儲器產業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