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屆中澳生物醫學研究大會將在墨爾本舉行,大家期待再次聚首。
以多種方式為國服務
協會自成立以來,在中國駐澳使館教育處的大力支持下,配合全澳華人專家學者聯合會,每年都以多種方式組織或鼓勵會員參加為國服務項目和活動,積極參與教育部的“春暉計劃”,不斷拓展與國內同行進行合作和交流的機會,多數成員都與國內科研機構,高校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
協會不少資深學者是國內大學或研究機構的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如澳大利亞霍爾醫學研究所WEHI吳勵教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他們中的很多人經常利用假期回到祖國,開展講學和科研合作。
2004年9月,在中國駐澳使館教育處的大力支持下,協會成員首次參加留澳博士‘春暉計劃”回國服務團活動。為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駐澳使館教育處根據內蒙古新疆的地域特點和需求,組織專家對申請人員進行嚴格評審。最終,來自澳大利亞的大學、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的生物醫學、農牧科學、食品科學、材料技術科學、經濟等領域的27位專家學者赴內蒙古、新疆等地高校、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等,支援西部建設。短短半個月時間,服務團共舉辦講座81場次,簽署合作協議152項,為今後的合作與交流打下了基礎。
2005年9月,協會與河北省科技代表團成員座談交流,在生物、醫藥等方麵簽訂了合作與交流的備忘錄。雙方願在技術合作、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轉化、資訊服務等方麵進行合作。
2005年9月,協會經過挑選,7名學者代表協會參加了教育部“春暉計劃”西部訪問團,他們是以協會主席劉俊平為首的陳晨、薑方旭、許大康、淩杉洪、王麗娜、許新青等,赴西安交通大學和桂林醫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活動。
活動期間,協會與西交大醫學院科研人員簽訂了24項科研合作協議;作了7場學術報告,聽眾約1500人次;對部分即將畢業、擬出國進一步深造的研究生進行了麵試,並決定,幫助安排該院25名研究生、教師赴澳學習、研究。
協會與桂林醫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與該學院科研人員簽訂了15項科研合作協議。桂林醫學院聘請7位學者為該學院的客座教授。
2008年5月,南開大學與澳大利亞華人生物醫學科學協會簽署了《中國南開大學與澳大利亞華人生物醫學科學協會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加強生物醫學領域的合作,並將定期聯合舉辦中澳生物醫學研討會。
2008年12月,協會部分成員劉俊平、王炳輝、李鶴、周樹鋒等,攜帶自己的科研成果項目,參加了在福州舉辦的2008年百名博士海峽西岸行活動,與福建省32家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進行人才與項目專場對接洽談。
身在海外,心係祖國,在澳華人學者為祖國日益發展強大而備感自豪,同時在祖國發生重大事件時,也積極響應,盡綿薄之力。自成立以來,協會配合全澳華人專家學者聯合會和維多利亞州中國學生學者聯誼總會,響應倡議,積極組織各種募捐和支援祖國人民的活動。諸如2008年初抗擊冰雪災害募捐活動、喜迎聖火聲援奧運活動、5·12抗震救災募捐活動等,及時將澳洲生物醫學界華人學者的拳拳赤子之心傳遞給國內同胞,也加強了和其他維州地區中國學生學者團體的聯係和交流。
21世紀也是生物醫學大發展的世紀,像其它實驗科學、應用技術學科一樣,為了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醫學、生物學發展,協會應當進一步拓展平台,增進和加快兩國在生物醫學領域合作與發展的步伐!
(供稿/澳洲華人生物醫學科學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