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兩域?大帝不是實行了邊禁嗎?難道還有隱情不成?”玄山道長坐直身子,急忙問道。
“咳!一言難盡哪!百姓隻知是實行了邊禁,哪裏了解其中的難處!這兩地之怪異,非百姓所知啊!”
“啊?有何怪異?”玄山道長聽了大帝之言,覺得其中必有緣故。
“此話還要從前朝說起……”於是這天朝大帝開始了訴說。
原來,當年聖朝大帝的時候,年年出征北域、西域,卻往往無功而返,前幾次大戰,是因為聖朝有意挑釁,失敗之後,覺得屈辱,不甘心接受失敗,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出士兵征討,損兵折將,越打就越輸得厲害。
經過多次失敗之後,聖朝大帝也曾派出使者前往請和,結果卻遭到兩域的一致拒絕。無奈聖朝隻得硬著頭皮,有一搭沒一搭地打下去,反正無論怎麼打,都是一輸。
到了後來,黑山、鷹爪山義軍突起,這才將精力轉向了國內剿匪方向,邊事便更加不堪。但說也奇怪,過了一陣子之後,那些被被西北兩域擄去的士兵,竟然都陸續返回了,隻是回來之後,卻變得全身精瘦,目光呆滯,有氣無力,精神不振,沒過多久就死去了。
這還是聖朝時候的事情,天朝建立之後,丁昆也派出過使者前去請和,以天朝的金銀女子為見麵禮,但對方雖然也接受了,但卻愛答不理,反而是對護送使者的士兵感興趣,甚至提出要讓士兵留下來。使者未經大帝旨意,不敢擅自做主,就沒有答應。
回國之後,稟過大帝。出使不見成效,隻得作罷。求和不成,隻得深溝高壘,以防兩域流寇進犯。但不料天朝士兵人數雖勇,卻抵擋不住兩域流寇!頻頻滋擾,邊民深受其害。不得已,天朝隻得重新派出使者,前往遊說。
這次天朝本想派出新的使者前往,卻因原來的使者深諳兩域語言,而遍覽帝國,通曉兩域語言及習俗者,還真沒有比得上原來的那個使者的。不得已,隻得依舊派出原使者前往。
這次使者稍微留了一個心眼,特地從軍中挑選了一些精壯男子為護軍,暗中已經有了留下這些士兵的念頭。但這些士兵卻茫然不知。
先來到北域地界,使者到來,北域酋長接見畢,照例獻上金銀布帛美女等物、人,北域酋長都一一收了。此時,天朝使者故意喚入一隊五十名士兵來,說要為酋長等獻上一段軍中鼓樂。
這隊士兵經過訓練,在鼓樂聲中赤膊上陣,依著節拍,表演了一個軍中比武的幹戚之舞,酋長十分高興。使者趁機提出要重修雙方之盟好,還說如果能夠使雙方不再打仗,願將這隊士兵留下,以供酋長為佐酒之樂。
酋長看到一個個士兵精壯威武,眼睛都看直了,一個勁兒地誇獎這些人,於是就在不知不覺間簽下了友好盟約,一年之內,雙方沒有兵戈征伐之事。
使者本想求得長久太平,而酋長卻說,隻有來年再送來兩倍數量的精壯男子,方可再續前約。使者轉念一想,雙方能夠息兵一年,總比打一年的仗要好吧!所以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