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日上午縣委派專車到鎮政府,接鎮黨委歐書記和方支書、張村長、靳老大、方慧蘭、靳老二、張金鳳一同到縣上開會,會議在縣政協禮堂召開,會議由智力支鄉辦公室梁主任主持,參加會議的有縣委張向前書記、縣農經委趙書記、縣教育局李局長、縣交通局曾局長、縣水電局鍾局長、縣農業局劉局長、柳區長、回鄉的專家教授等三十餘人。
智力支鄉辦公室梁主任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返鄉親友、各位朋友新年好!
今天是智力支鄉工作會,也是新年茶話會,今年有十位專家教授也是國家棟梁人才,回到家鄉看望我們的父老鄉親,在新春佳節熱情參加我們智力支鄉新年茶話會,我們表示熱烈歡迎!”全場熱烈鼓掌。
“前幾年我們的專家教授為我縣整新經濟作出了貢獻,我希望各位專家教授再接再厲為我縣整新經濟再立新功!” 全場熱烈鼓掌。
回鄉的專家教授也都發了言,為整新川江縣經濟提出了一些建議。
靳德君發言:
“我靳德君,中科院廣西分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我院一貫堅持中央指示‘科研要堅持為生產服務,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第一生產力’我們在南方四省區都建立了‘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特別是廣西楓林村示範基地科研成果獲得很好效益,每戶均收入上萬元,我報請中科院同意在四川省川江縣建立‘科研成果示範基地’一處。”全場人都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
靳德君繼續講:
“先在蒼林鎮張家槽村搞試點,以點帶麵再擴展到全縣。我已打算將我們中科院最新生態農業科研成果奉獻給川江縣人民,使川江縣人民都走上富裕的道路!將50000株優良樹種苗提供給川江縣林業局蒼林林業站,為蒼林鎮張家槽村提供4000株銀杏樹苗;為蒼林鎮張家槽村提供猴頭菇等食用菌種,為蒼林鎮張家槽村提供果脯、果凍、果汁飲料成套生產設備,將廣西荔浦食品廠成套工藝推薦到蒼林鎮張家槽村建廠,為轉讓項目培訓生產技術人員。‘張家槽村科研成果示範基地’具體實施由張金鳳同誌詳述。”
張金鳳提出搞生態農業使家鄉永遠富裕的倡議:
“我張金鳳家住後鄉區蒼林鎮張家槽村,我打算帶動後鄉區人民特別是張家槽村的村民脫貧致富,在今天的會上我提出幾條建議,希望在坐的各位領導給予我們支持。一、建立張家槽村‘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由中科院派專家指導。二、天蒼公路,是蒼林鎮街直通天成鎮連接任川公路,是條鄉縣際公路,此公路途經張家槽村約四公裏多,是張家槽村致富必須之路,張家槽村全體村民有決心有能力把這段路修成標準的泥結碎石路。我還提醒蒼林鎮和天成鎮所在天蒼公路路段的村也同時修好這條公路,要求縣級領導給予支持,使天蒼公路標準的泥結碎石路全線貫通。三、恢複生態農業,恢複防治水土流失的截砂溝、沉砂氹的設施,在中科院引進如銀杏、油橄欖高經濟林木苗種植在全村的荒山空地,增加村民農林產品的經濟收入。四、利用張家槽村豐富的水果資源辦果凍、果脯廠,辦果汁飲料廠,辦食品加工廠。利用家庭副代勞動力搞家庭食用菌種植。利用農副資源搞養殖業。五、村辦水泥預製板場,為村民及周邊村民房屋改建,待村民及周邊村民房屋改建完後轉產家庭裝飾板生產。六、村辦企業需要電力供應,張家槽村急需安裝農用電網。七、恢複張家槽村小學,教室和宿舍維修由我張家槽村負責修繕,教師由縣選派能紮根窮鄉村的教師任教。”大家都覺得方案切實可行報以熱烈地掌聲。
張金鳳繼續發言:
“其實在三年前我就考慮到這個問題,要想家鄉致富,修公路,辦企業,恢複村小學正常上課,恢複家鄉農業生態環境增加糧食收入? ? ? ? ? ? 這一切需要資金投入,那裏去找資金?向國家要是無門的!最後我和我丈夫靳德正商量千方百計尋求資金來源,我倆在陝南投標到一處冶金工業廠房擴建項目工程,總值三百多萬元,我將本村的60多名高初中畢業的青年學生帶到工地上做工,另外後鄉區45名高初中畢業的青年學生,加開縣1名初中畢業的青年學生帶到工地上做工,經過靳德正和我精心培訓每個人由普通工成了能會多工種的技術工,三年來每人工資均收入在萬元以上。修公路、維修小學、安裝用電,所需資金由在外做工人員(包括包工頭)自願捐資;村辦企業果凍、果脯廠、辦果汁飲料廠、辦食品加工廠、食用菌種植實行股份製辦廠,動員在外做工人員(包括包工頭)自願入股,資金由股民籌集;恢複張家槽村農業生態環境增加糧食收入,由村民投工投資。我們張家槽村全體村民的口號是‘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最後希望各位領導大力支持我們的事業,促成我們的致富倡議盡早實施。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張金鳳講話能抓中心,簡短而精煉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靳德正非常激動:
“各位領導新年好!我靳德正家住後鄉區蒼林鎮張家槽村,我現是四川蜀東建築安裝工程公司項目經理,建築工程專業工程師,我完全支持張金鳳同誌的在‘家鄉搞生態農業使家鄉永遠脫貧致富’的倡議,一、我倡議在張家槽村搞田土由種田能手專業戶集約承包耕種,實行機械化耕種,釋放更多的勞動力為家鄉建設增加人力資源,我確定將家鄉的知識青年帶出去,組建中國西冶跨國公司赴中東國家和非洲搞建築,掙回外彙全力支持家鄉搞生態農業使家鄉永遠脫貧致富,家鄉所搞公益事業修公路、安裝電網、修繕學校、恢複農業生態搞農田水利? ? ? ? ? ? 所需資金由我跨國公司外彙資金全部承擔。解放出來的婦女勞動力在村辦果凍、果脯廠、辦果汁飲料廠、辦食品加工廠做工,在家門口掙錢。二、按生態農業科學規劃建集中成遍村民住宅區,提倡舊宅基地還耕,嚴格控製村民無規劃分散建房,其目的是控製無為的減少耕種田土,永保村民賴以生存的飯碗,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留給子孫,也就是讓金碗留子孫!新村民住宅區完全按標準化、現代化建房,使村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樣的生活環境!我們自己籌集資金,不要國家一分錢,自力更生搞新農村建設,”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方慧蘭發言:
“同誌們新年好!我方慧蘭,中科院廣西分院生態學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我生態學研究所承擔在川江縣蒼林鎮張家槽村建立‘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由我研究所派工程師指導建基地,建議派3名具有高中學曆的青年,由張金鳳帶隊來我院接受培訓。”
張書記講話:
“同誌們!我首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今天這智力支鄉工作會議開得富有成效,川江縣在外工作的專家教授都出席了會議,專家教授們獻計獻策為家鄉人民致富,作出了很好的貢獻!”全場熱烈地掌聲感謝專家教授們。
張書記代表縣委作指示:
“靳德君同學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學,他是享受國務院特級保護專家待遇的四級教授,博士後導師,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他無償地為家鄉轉讓項目和技術,並幫助家鄉建立‘張家槽村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使家鄉人民脫貧致富。關於中科院廣西分院在蒼林鎮張家槽村建立‘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我代表縣委縣政府作出以下決定:‘張家槽村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蒼林鎮黨委書記歐尚德,常任組長區長柳學忠,副組長張家槽村支書方永發,副組長張家槽村長張天碧,主辦副組長張金鳳,增補張金鳳為村長助理。天蒼公路由縣交通局曾局長派人勘察設計,並派技師指導修路,大型機械如壓路機無償碾壓。電網安裝由縣水電局鍾局長安排實施,變壓器由水電安裝公司無償提供,其他材料和安裝費由張家槽村自備。村小學恢複上課由縣教育局李局長選派年輕教師任教,學校修繕由張家槽村組織人員進行。農林生態恢複由縣農業局劉局長派農藝師指導,柳學忠為張家槽村農林生態恢複、水土流失防治常駐指導。”
張書記是西南農學院的本科生,對領導農業縣的工作非常精細,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