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八 )文明真好(1 / 1)

(八)文明真好

與《中級人民法院》韓姓同誌通完電話的第二天清晨,言又拿了份複印的“上訴書”與去年孩子爹起訴言要求離婚的“起訴狀”及大伯嫂無故毆打言致傷後去醫院醫治時醫生開具的《診斷證明》,直奔《中級人民法院》。去《中級人民法院》中途,需換乘公交車。言上了換乘的公交車,坐定後,言想再核實查看一下今天需遞交《中級人民法院》的材料。言打開隨身包,裏麵空空如也,哪有什麼材料。言努力思索著:材料呢?也許是今天過於緊張,壓根就沒把材料裝進隨身包裏。言下了車又返回家中,果不其然,材料還真就在家裏。言拿了材料,又往返乘車來到了《中級人民法院》。

春暖花開的季節,似乎隨著季節的變化,《中級人民法院》也“熱鬧”起來。在“立案庭,言看到,不算小的大廳,工作台內與台外廳內,人很多。台內的工作人員不少,個個都很忙碌;廳內的人更多,大多數手裏拿著數張材料,有的在拿筆書寫、有的拿著材料與工作人員交談,還有數名年輕的男男女女,拿著攝像器材,在廳內左攝右照的,也顯得異常忙碌,且神情嚴肅。

一位身穿白色襯衣藏藍色西服套裝的年輕女性微笑著走到言的麵前,清晰而又緩緩地問言:“請問您要辦理什麼事情?”聽著這一句輕輕的問候,望著眼前微笑的麵孔,言頓覺神經放鬆、緊張遠離、心虛消失。言感慨、言感動、言歡欣、言愉悅。

言說明了來意,眼前這位年輕的女性依然微笑著,禮貌地對言說;“您稍候,我這就去給您請韓法官。”不一會兒,從工作台內的房間走出一位五十多歲學者模樣的男性,剛才的那位工作人員告訴言:“這位就是負責您材料的韓法官。”韓法官接過言遞交的材料,告知言:我們盡快審議你的材料,有了結果後,第一時間通知你,你回去等電話通知。

憑借對韓法官的第一印象,言斷定這是一位博學的法官。依照韓法官的學識,接下來的訴訟,言或許會順利些。

台灣學者曾仕強在講《易經與家庭》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像我們這一輩的人幾乎是不會離婚的,因為我們腦海裏連離婚的觀念都沒有。人是有了離婚的觀念才會去離婚。千萬不要說離婚是年輕人的事,有很多人六七十歲也會離婚。…………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大家,腦海裏有離婚觀念的人遲早會離,腦海裏沒有離婚觀念的人,就是吵翻天都絕對不會離。”

言與孩子爹結婚之初,孩子爹稍不順意,就叫嚷“離婚”。這一叫嚷,婚姻有多久,“離婚”就叫嚷了多久。言在孩子爹十多年的“離婚”聲的熏陶下,耳聞目染,對婚姻的堅守一點點失去信心,直至其家族的推波助瀾,最終土崩瓦解,走上離婚“訴訟”之路。

給《中級人民法院》韓法官遞交完“上訴狀”的第二天上午,言便再次接到韓法官的電話:你的材料我們已審議完畢,你有時間來一下《中級人民法院》,取你的表格。盡管言對“訴訟”上的程序,一條條、一道道似霧裏看花,不是很明白。但言相信,經過《中級人民法院》的程序是通暢的,這些程序是言作為“當事人”應經過的,且感受著《中級人民法院》法律工作者的文明工作作風,這無疑極大緩解了“當事人”焦慮不安、緊張躁動的情緒。

各行各業的文明,是社會和諧的保障。文明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