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螞蟻生活
言搬家住進3號房半個多月的時間裏,先前敲門的女性在此期間連續三次敲門找言,要求與言談一談。言開了門,來者進門在整個房屋的角角落落巡視了一番,聲稱此房四十年前就是她的,她才是這所房屋真正的老房東。老房東向言訴說了關於這所房屋房產的恩恩怨怨,要求言配合她約新房東出麵談判,並做好再搬家的準備。新老房東四十年的恩恩怨怨,豈是今日與此事無關、也毫不知情的言所能解決得了的?言告訴老房東,請她自行解決。老房東也告訴言:那你就等著拆門吧。
言感覺搬一次家不易,住這兒僅僅半個多月,租期也隻有一年,哪怕是臨時的家,也得住夠期限,不能這麼任意無止境、無原則地遷徙。“做好搬家的準備”,老房東的話猶在耳邊。剛剛安定下來,並適應這兒的環境,又要無辜遷徙,言沒有這份精力,也沒有這份體力。言與女兒散步在小區,看著一幢幢新建的樓房拔地而起,言無限感慨:“無論老房、舊房、新房,還是正在建的房,沒有一寸地方是我們的家。”女兒依然陽光燦爛:“雖然我們沒有自己的家,可腳下的路任我們走。”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真好。
每每做夢,多數情況下醒來即忘。昨夜的夢卻清晰依舊。在夢中,女兒已長大,而且健美,言似完成了使命般的望著女兒。夢醒了,言看著身邊熟睡的女兒,女兒天真的小臉似在微笑。女兒醒了,回報言甜甜的笑臉:“媽媽,早上好!”“女兒,早上好!”這種美好的問候是母女倆的日常行為,包括晚上入眠前彼此美好的祝願:“媽媽,晚安。”“女兒,晚安。”
在這一片小區,有一家經營了十多年的早餐店。經營者是一對山東夫妻,夫妻倆外形沒有山東人的人高馬大,性格卻有著山東人的敦厚、樸實。無論物價如何飆升,無論其他早餐店如何漲價,這對山東夫妻經營的早餐店裏的價位永遠低於其他任何一家早餐店,而且保質保量。想要吃到這兒的早餐,須要趕早,如若稍晚,就得去其他餐店吃早餐。因為這對山東夫妻的早餐店永遠是所有早餐店中第一家將早餐賣得精精光光的店。夫妻倆很和善,居民在這兒吃早餐即實惠又舒心。即便偶爾有誰用完早餐忘了付賬,夫妻倆也不索要,倒是忘了付賬的人會專程返回付賬。若用餐人在此落了東西,無論是錢包、手機、鑰匙,這對夫妻如若撿到,都會替其保管,直至失主認領。言帶著女兒在這兒用餐,得到的是雙重享受:享用實惠的早餐,感受夫妻倆的和善。
言不單單感受這對山東夫妻的和善,還有去菜市場買菜時攤主的平和。言的生活是很拮據,言買菜卻不討價還價,言尊重每一位勞動者。言教導女兒不隨手亂扔果皮紙屑,說大了是遵守社會公德,說小了是尊重他人的勞動。
言懷著對女兒的祈盼、祝福,懷著對和諧生活的向往,在清貧的日子裏靜靜的每天忙碌著、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