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鳧麗山寶藏(1 / 2)

原來,當年燕王被封為三公後,聽信巫婆妖言,意圖準備起兵反叛朝廷,於是將所轄州郡的錢財秘密藏在這座鳧麗山中,又私製龍袍並令長子侯興鎮守寶藏。本想以資募兵,待功成之日,便使黃袍加身,成就改朝換代之壯舉。

不料燕王兵敗身亡,被懸首示眾,侯興帶著長槍和二弟以及四百部下秘密潛回鳧麗山,將寶藏各個入口封死,並鋪上掩體。為了守住寶藏秘密,竟將那四百部下騙到鳧麗山之東集體掩殺,同時又放火燒山。大火足足燒了一月有餘,對外界傳言隻是兵變混戰,失火燒山而已。

隨後侯興和二弟侯陸隻帶了十幾個家人遠遠地逃到了滄州,大雍高祖看到燕王全軍覆滅,念其對大雍國曾立下不朽戰功,於是網開一麵沒有趕盡殺絕,侯家便存活了下來。

過了幾十年,那鳧麗山之東四百多冤魂不知道是不是不願散去,自此便不再生長一草一木。

風波過了一段時間,侯興命二弟侯陸回到鳧麗山探知寶藏竟然還在,為了掩人耳目,侯陸就此改為陸姓,隱姓埋名留守下來。約定等滄州侯家子孫入仕為官掌握到兵權之後,以此寶藏為資,征兵屯糧,伺機而動,出兵朝廷,效仿燕王當年改朝換代之壯舉。

直到十年前侯穆帶兵收複定州後,他一心隻想著為國盡忠,無意重開寶藏反叛朝廷,將這個秘密一直藏在心中,除了他,侯家無一人知曉。那時侯子雲才十歲,這種大事自然不會告訴他。

隱居在鳧麗山的侯陸後人,為了祭祖歸宗又想掩人耳目,便以當年先祖燕王所使長槍畫作掛像,世代供奉。

侯子雲聽完,心中十分震撼,沒想到祖上還有此等驚秘密。這山寨族人真能隱忍,一百多年來默默無聞的守著鳧麗山,就為了繼承燕王改朝換代的遺願。

老者既然將鳧麗山的秘密告訴侯子雲,自然是有目的。他想的是,侯子雲現在高居大都護,作為戍邊將領,自然手握重兵。隻要他以全軍之力開挖這批富可敵國的寶藏,然後招兵買馬,直取京都,那下不都姓侯了嗎?

老者想想,如此甚好,侯氏這一支係在鳧麗山都等了一百多年,如今侯子雲也高居要職,隻要兩家聯合,何愁當年燕王遺願不能實現。

侯子雲可不這樣想,當今子英明神武,豈是他們起兵就能夠推翻的。他深知這種遺願隻能當做故事談一談罷了,真要效仿燕王起兵的話,估計下場也和燕王一樣,身敗名裂,殃及子孫。

他乃是忠肝義膽之人,實在不想背負叛將的罪名,更不曾想過要成就什麼帝王之業。古往今來,多少人臣為了坐上龍椅,不惜手足相殘,弑父奪位,操縱帝王之術,誅殺功臣,暴征百姓。最後不是被鎮壓下來,就是打下江山後又被他人篡奪皇位。

對於這批寶藏,他沒有多大的興趣,隻是告訴老者,皇上名正言順,下歸心,若想效仿燕王起兵,師出無名,不得人心,最後一樣會被鎮壓下來。他家中還有老母需要贍養,現在官居二品大都護,已經很知足了,不想再有非分之想。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