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公用資產的管理及運用效率
財經縱橫
作者:儲著林
摘要:醫院資產是反映醫院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國有資產是醫院的主要物資來源,加強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尤為重要。本文闡述了如何做好公立醫院的公用資產管理,使之發揮最大使用效益。
關鍵詞:公立醫院;資產管理;運用效率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投資體製的不斷完善,醫院作為事業單位的一部分,經過許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固有資產,這些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國家投資和自籌資金所建房屋、醫療設備、車輛、藥品、醫院信息係統軟硬件設施、流動資金等等。公立醫院規模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持續增加。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確保醫院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並能充分發揮其效能,醫院財務管理所麵臨的重要問題。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為修訂和規範《醫院會計製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規範醫院固定資產特征和確認的標準、科目的設置、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減值準備的計提等,提高醫院會計信息質量,彌補固定資產核算中的缺陷。健全和完善醫院的資產管理,保證賬實相符,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促進醫院經濟運營向良性發展,是醫院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麵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加強醫院科技創新管理,強化資產使用效率,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對推動醫院整體實力的發展進步,促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麵筆者就談談自己對公立醫院公用資產的管理及運用效率的膚淺看法。
一、公立醫院公用資產的管理存在的弊端
隨著對國家公立醫療機構改革政策進一步落實,財政投入公立醫院的資金逐年加強。如果財政管理工作在資產管理方麵存在問題或缺位,那麼不管資金管理方麵做得多好,投入再多,基層盲目采購,造成浪費。不少公立醫院非常重視現金管理,收支嚴格,保管妥善,出了差錯及時查找糾正,但對醫療儀器設備及日常用品等管理不嚴,保管不善,資產損失現象嚴重,部分閑置嚴重,利用率低。[1]
1.公立醫院賬物不清,實物資產記錄混亂
公立醫院存在的種種弊端,首先是“三低”,即服務質量低、管理水平低、運行效率低。領導隻重視經費管理而對物資管理意識不強,使許多實物資產長期脫離醫院資產管理範圍之外。有的公用物品沒有及時登記,對醫院現有物品的種類、數量、價值登記不清楚,會計心中無數。由於沒有專職人員管理,資產進出、資產利用處置都是一本糊塗賬,因為這些資產姓“公”,損毀、流失也沒有人心疼。
2.公用資產利用率低,資產借還手續不嚴
一台骨科輔助檢查設備,耗資近50萬元,正常運行4個月後就出現了故障,供貨方以資金未全部到位為由拒絕修理,設備閑置數年。另外公立醫院大量設備是因某些技術人員具備操作技能而配置,現實中往往由於待遇、組織任用原因導致技術人員無序流動,造成大量資產閑置、報廢。對住院病人欠費、跑費追繳不力,造成長期掛賬,最後形成呆賬、死賬,對一些惡意欠費者采取措施不及時,占用大量流動資金。
3.資產管理人員缺乏,有關領導重視不夠
絕大多數公立醫院是由財務處(科)兼管醫院資產,財務人員兼職負責這項工作。由於兼職財務人員變動較為頻繁。個別醫院讓不懂業務的辦公室後勤人員分管這項工作,沒有實行公用資產管理專業化管理,使公用資產管理的許多工作無法真正落實到實處,資產缺乏監管力度。有關領導和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工作重視不夠,不設置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管理製度不健全,重資產購置,輕資產管理,責任不明確。領導想方設法爭資金、上項目,購置現代化的醫療設施,使得增量增產的規模呈不斷擴張的趨勢。對存量資產的合理配置、調劑使用等工作重視不夠,甚至疏於管理,造成資產的閑置不用或損失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