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部審計與ERP初探(1 / 2)

內部審計與ERP初探

財經縱橫

作者:李華茂

摘要:李金華審計長高瞻遠矚的指出,“審計信息化是一場革命,能不能在這場革命中掌握主動權,直接關係今後審計事業的發展”。研究如何在現代企業信息化環境下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已成為擺在審計工作者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ERP實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ERP環境下內部審計需要做的工作以及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有關實務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ERP;內部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ERP係統與企業傳統的管理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其通過流程重組,實現了企業的管理變革;通過係統集成,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通過流程控製,實現了績效的動態監控;通過係統優化,實現了管理的持續改善。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采用Oracle ERP係統自2008年1月1日ERP上線運行至今,對優化公司管理流程,提升公司運作效率和整體管理水平,推動公司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ERP管理係統的成功實施能給企業帶來信息資源集成和管理上的優勢,但同時也給ERP實施後的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ERP實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

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通過統一的ERP係統平台進行處理後,以往肉眼可見的線索都被掩蓋起來,傳統的審計線索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變化,企業及員工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信息載體、控製手段和管理模式等都發生了根本變化:舞弊和失誤均由原來的手工操作變成了機器和係統程序操作;傳統審計主要重點是在財會部門,企業業務的發生都由財會部門來記錄;而當企業實施了ERP之後,企業業務的發生則是由生產部門開始,與采購、生產、銷售、庫存等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傳統單純的財務審計需要向財務審計和業務審計相結合;如果仍然按傳統的審計方法審計,這無疑給審計工作帶來很大風險,信息化的發展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機遇,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因而,審計必須與時俱進,針對審計環境、對象和重點的變化,加強信息化建設,改變審計方式、手段和計劃,使之與其相適應。

二、ERP環境下內部審計需要做的工作及實務

由於ERP的實施改變了企業原有的內部控製係統,企業會計核算環境、會計憑證的生成方式、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工作角色和防範風險的難度等都方麵都發生了變化,因此ERP實施後的內部審計應從以下方麵做好工作。

1.轉變觀念,準確定位

如果不轉換審計觀念,將審計僅僅局限為差錯糾弊,勢必將信息係統審計與當前中心工作對立起來。隻有全麵樹立係統基礎審計或信息係統審計的觀念,才能理解信息係統審計的重要意義,實施ERP後,迫使審計人員調整思路、轉變觀念,參入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個層麵環節,由表及裏,由外而內,從簡單到複雜,將審計環節具體化,充分發揮審計的服務監督職能,借助管理會計的理念,從業務源頭跟蹤到業務的每一步操作,及時發現並合理規避企業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