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合並會計報表抵銷業務的會計處理(1 / 2)

試論合並會計報表抵銷業務的會計處理

財經縱橫

作者:樊誌英

摘要:本文針對合並會計報表的作用,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範圍進行分析,指出合並會計報表抵銷業務的會計處理。

關鍵詞:合並會計報表;抵銷業務;會計處理

中圖分類號:F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合並會計報表的作用

1.反映企業集團整體會計信息

以企業法人作為會計主體製編的會計報表就是個別會計報表,並且還在控股經營的情況之下,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法人實體獨立性都比較強,針對會計報表的編製是需要分別進行的,對於各自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也是需要分開進行反映的,但是對於企業集團的整體會計信息,上述的這些會計報表並不能很好地將其反映出來。為此,對於企業集團的整體經營情況一定要最為重點進行掌握,這樣的話,合並控股公司和被控股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是很有必要性的,通過對合並財務報表的編製,將企業集團整體經營的會計信息反映出來,這樣一來,企業集團管理當局對整體管理進行強化的需要就可以有所滿足,同時投資者和政符部門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滿足。

2.避免人為粉飾會計報表現象的發生

在一個企業的經濟業務正常的範圍中,平等、互惠和自由在其交易中是比較重要的,還要依據市場的規則進行交易,這樣的交易過程才具有公平性,在這個時候,一般會認為企業對外提供的個別會計報表中公平交易所呈現出來的是比較多的。

但是存在控製和被控製的母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交易關係是較為密切的,這樣的話,這其中雙方所產生的交易就不存在公平性可言,可以通過關聯交易來將一方或者幾方的利潤、資金進行轉移,再或者將營業收入進行虛擬增加等,這樣一來,對經營業績進行粉飾的目的就達到了。合並財務報表對於企業集團對控股關係的利用有很大的幫助,在會計報表中出現的人為粉飾,通過對合並報表進行編製,可以將產生在企業集團內部交易中的收入及利潤、淨資產增加額、債權債務等,進行抵銷,這樣的話,出現在企業集團中客觀真實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都可以被會計報表反映出來,對於人為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的現象可以有效地進行避免。

二、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範圍

1.通過與該被投資公司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持有該被投資公司半數以上表決權;

2.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製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以上投票權。這種情形就是未達到50%以上權益性資本,但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章程、協議等擁有控製的判斷條件,即法定控製的判斷條件。

在合並範圍的確定規則上,我國與IASB的準則是基本一致的。美國的合並會計報表準則中,主要是以超過50%的表決權作為控製存在與否的判斷條件,並沒有對類似法定控製的判斷條件。安然事件之後,FASB頒布了準則解釋公告第46號合並變動權益實體,認為判斷控製存在與否並不局限於表決權,要求在擁有少量甚至未擁有表決權的情況下,對仍然可能存在著擁有控製並需要加以合並的情形予以識別和合並。

國內外合並會計準則或類似規範對於判斷控製存在的標準仍主要以權益性資本(或表決權)(voting- interest approach)作為基本前提,但情況正在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