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數據標準化實踐研究
財經縱橫
作者:孟然
摘要:一個國家的財政狀況對一個國家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財政數據是反映財政狀況的重要因素。自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新的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計算機在人們的日常辦公中也用的越來越多,給財政數據的搜集和分析等工作帶來了便利。然而,單靠計算機軟件並不能完全做好財政數據工作,財政數據的標準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標準化工作無法做好,無疑會給財政數據的相關工作帶來較大不便。必須著力提高財政數據的標準化實踐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財政數據標準化的內涵,其次指出了財政數據標準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政數據;標準化實踐;內涵;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財政數據標準化的內涵
在財政業務信息係統中,首先需要製定的各類必須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財政數據標識類標準。顧名思義,標示,即能代表某事物的一項要素,這種代表具有唯一性,不再需要其他的因素進行補充,如工商營業執照等就具有標示性。財政數據的主要涉及主體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具有國家管理職能或代行使國家管理職能的社會團體。對該部分社會團體必須實行標示標準化,以方便國家的財政預算審批,同時保證其與稅務等部門進行數據交換的方便性。
第二,財政數據分類編碼標準。不管是財政支出還是財政收入,都涉及到日常財政的方方麵麵,每個名目下都有很多具體的分類。以財政收入為例,該部分收入是來自於投資增長還是消費拉動,如果是來自於投資增長,又是來自於何種類型的投資,是投資於重工業還是投資於服務業。同樣,財政支出也分為好多類,且財政支出流向不同領域,對整個經濟社會也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財政數據標準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人們的日常工作中,計算機已經實現了基本普及。計算機給人類帶來的一個極大的好處即是能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數據的處理工作,它的普及更是使人們的計算過程大為簡化。可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係列問題,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財政數據的標準化進程在逐步進行,關於財政數據的標準化實踐研究也有了一定成果,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財政數據標準化實踐中,工作量較大。計算機的操作仍需要工作人員的參與,大量的數據就需要工作人員付出大量辛苦的勞動。眾所周知。財政數據的統計工作對準確性的要求較高,務求準確的統計分析。每到月底、季度底或是年底,大量的財政數據需要統計。財務數據從基層開始逐級上報,在每一層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在上報的過程中,由於不同工作人員的錄入難免會出現錯誤,給最終的數據統計帶來不準確性的隱患。並且,各級領導對財政數據標準化的重視程度不高,甚至認為數據的標準化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使得在推進數據標準化進程中,資金不足,給財政數據的標準化進程帶來了障礙。所以,必須要切實采取措施,提高財政數據收集、統計、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準確度,從而為進行財政數據標準化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