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稅務籌劃基本思路
財經縱橫
作者:王澤萍
摘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做好企業的稅務籌劃,降低納稅負擔已成為企業集團的一項重要職能戰略,本文從企業集團具有的稅務籌劃優勢上分析,談幾點集團稅收籌劃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企業集團;稅務籌劃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集團稅務籌劃是從企業集團的全局性出發,通過對整個企業集團的投資、籌資、經營等經濟活動中的涉稅行為進行事前籌劃和安排,以達到減輕企業集團整體稅負。它與偷稅、逃稅、漏稅、騙稅有著本質的區別,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過程可以分為節稅籌劃和避稅籌劃。
一、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優勢
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主體是集團這個整體,它比一般企業更有稅務轉嫁能力、資金轉移能力以及企業集團內各成員間的轉讓定價平衡企業間稅負,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特征是全局化,整體化。具體優勢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1.能產生財務協同效應,即1+1>2;
2.擁有一支具備專業知識的管理隊伍,能夠熟練掌握各類相關法律法規,能對其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實現統籌安排以達到控製和協調的作用;
3.企業集團下轄多個企業及分支機構,經營多種商品,橫跨多個行業,企業集團可充分發揮各成員企業的自身優勢,平衡各成員企業間的稅負。
二、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目標
一方麵是在企業集團現行產業結構、經營範圍和日常經營活動的情況下,通過會計記錄對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的確認過程選擇合理的記錄方法而達到減輕稅負的作用。另一方麵是利用現行稅法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轉移、企業投資、債務重組、分立合並、破產清算等方式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概括如下三層。
1.稅收負擔最小化和稅後利潤最大化。稅款支出占到企業成本支出的較大比例,它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整個企業集團的經營效果,因此,實現稅收負擔最小化是稅務籌劃的第一層目標。
2.資金成本最大化和納稅成本最低化。通過合理稅務籌劃實現推遲納稅,對於企業來講無易於取得一筆無息貸款,而且稅款金額越大,推遲時間越長,企業的資金運作時間價值表現會越明顯,因此,合理安排推遲納稅時間是稅務籌劃的第二層目標。
3.恰當合理的履行納稅義務,實現涉稅零風險。恰當履行納稅義務是稅務籌劃的最低目標,目的在於規避納稅風險,規避任何法定納稅義務之外的納稅成本的發生,以及避免因涉稅而造成對企業的名譽損失,這是稅務籌劃的第三層目標。
三、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
1.縮小整個企業集團納稅稅基。縮小計稅基礎一般要借助財務會計手段,主要表現為降低營業收入,增加營業成本費用,降低納稅所得,從而達到減少應納所得稅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選擇的主要方法有分期收款、按完工百分比推推遲確認收入,采取改變存貨計價法,合理費用分攤法、資產租賃法等加大可據實列支稅前費用的扣除額等財務會計手段以及籌資方式的選擇、組織結構的選擇等納稅籌劃技術,達到降低企業集團的納稅稅基。
如:電腦生產企業,生產每台電腦原材料1000元,銷售3000元,若將企業的銷售部門拆分成一個銷售公司,將企業生產的電腦以2000元的價格銷售給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以每台3000元的價格出售,這種情況下拆分前後應納增值稅額為340元,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元,表麵上看拆分前後企業集團稅額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未拆分前稅前可扣除費用標準的基礎是3000元,而拆分後稅前可扣除費用限額基礎是5000元,扣除基礎提高稅前可扣除限額增加,相對降低了企業集團的納稅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