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1 / 2)

試析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財經縱橫

作者:孫鵬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穩步發展,經濟市場化和開放化的力度持續增加,各領域的工商企業也迅速的壯大崛起。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逐漸的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核心工作,貫穿和滲透於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之中。本文就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逐一分析和探討,同時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策略,以便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促進和推動企業的平穩、快速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穩步發展,經濟市場化和開放化的力度持續增加,各領域的工商企業也迅速的壯大崛起。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逐漸的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核心工作,尤其是其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監督更是成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中心樞紐。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一項利用價值形態來反映、控製企業資金和財物運動的綜合性管理,它貫穿和滲透於企業的采購、生產、調配、庫存、經銷、售後等全部的經濟活動之中,並對企業的資金籌集、分配和利用的進行全程的反映和調控。本文就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逐一分析和探討,同時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策略,以便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促進和推動企業的平穩、快速發展。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企業的體製改革不完善,造成相關財務信息的失真。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經理、廠長等都是一身兼三職(即企業經營的管理者、企業資產的負責者和員利益的代表者),在這種管理製度下,企業財務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必然要對其“負責”,進而迫使部門下屬的會計工作人員在進行財務工作時報虛數、做假賬,形成所謂的“經理報表”、“廠長財務”等,從而造成企業相關財務信息的失真,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2.財務管理的觀念和模式落後。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間,我國的市場經濟體製已逐步的確立,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的開放更加的全麵、廣泛。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市場背景下,新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不斷的被創新發展起來。然而,我國目前大部分的企業仍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其相關會計人員缺乏資源優化配置和成本控製等思想,財務管理理念滯後,導致出現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財務管理行為。例如,在投資評估時對現金流量和風險報酬考量不足等等。這些財務管理上的失誤和缺陷,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資本成本,造成流動資金的緊張等,阻礙了企業的經濟效率和進一步的發展。

3.缺乏相應的會計規範和約束。會計行為對其財務管理和報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企業製度的推廣普及,對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和規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有些企業為了謀求私利,其財務會計報告中仍然存在弄虛作假等粉飾性行為,忽視了企業的長期利益和國家的利益。企業內部缺乏相應會計行為的規範和約束,造成國家規定的相關會計準則得不到遵守,會計信息失真等。

4.投資的管理和決策存在漏洞。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在管理上對會計投資決策的重視不足,忽視了投資的事前明確性和規劃性,使得企業始終在資金管理上呈現短缺狀態,造成了會計投資決策和管理上的漏洞。同時,一些企業對產品的市場調查不夠充分,對投資的資金回籠、貸款壓力等問題考慮不全麵,對成本的管理和費用的攤銷等問題不明確、不具體等等,妨礙到企業的整體生產運營和管理。

5.缺乏高素質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素質的高度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能否發揮它的核心作用。在現階段,企業在人員素質培訓時普遍偏向於科研技術人員,而忽視了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會計人員因為工作強度大、負擔重等原因,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去主動的學習和研究管理深層次的問題,對財務管理更是有心無力。

6.財務監督不完善。《會計法》是國家頒布的用於企業財務管理和監督的法律法規。然而,在有些企業中,由於企業聘任和財務人員素質等原因,使得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像財務監督人員監管力度不足,甚至監守自盜、同流合汙等方麵的問題。企業缺乏相應的財務監督製度和措施,致使其監督名存實亡,達不到監督調控的目的和作用。

二、企業財務管理中問題的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