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時期電動汽車成本控製問題研究(1 / 3)

新時期電動汽車成本控製問題研究

財經縱橫

作者:高明俠

摘要:在全世界原油日益緊缺的形勢下,電動汽車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其與傳統的燃油汽車相比,具有零排放、汙染低、運行平穩、無噪音等優勢,這類車輛符合國家提出的節能環保要求。然而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和製約,從而使得我國電動汽車價格始終居高不下,這嚴重限製了電動汽車的推廣使用。究其根本原因是電動汽車整體成本相對較高。為了使電動汽車能夠得以大範圍推廣,降低成本已經勢在必行。基於此點,本文就新時期電動汽車成本控製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電動汽車;成本管理;成本控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2

一、電動汽車成本過高的原因分析

導致電動汽車成本始終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現階段,能夠示範運行的電動汽車基本上都是在保留原有燃油汽車車廂、底盤等主要零部件的基礎上,將發動機和油箱等係統拆除,更換為電動機、電池等設備,進而便形成了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則是在保留原有係統的基礎上,加裝一套電池、充電機、驅動電動機、電源轉換器以及控製器等設備組成的,這樣難免會使整車造價有所增加。

其二,電池成本過高。就純電動汽車而言,其主要采用的電池有以下幾種:鋰電池、鉛酸電池以及鎳氫電池,電源一般都是驅動直流電機或直流電源,也有一些車輛是將車載直流電源通過逆變器轉換為380V的三相交流電,並采用變頻調速裝置進行調速。通常情況下,電池的型號及容量不同,造價也不相同,同時電動汽車儲電量增大,其成本也會隨之成倍增長,以鋰電池為例,若連續運行裏程為300km,電池的總成本約合4萬元左右,若連續運行裏程達到500km以上時,則電池成本會達到8萬元以上,為了確保車輛的連續運行裏程等同於燃油汽車,從而導致了電池成本始終居高不下,這樣一來車輛的總體成本也隨之增大。

其三,驅動電機對車輛成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車輛采用直流有刷電機,那麼車載電源便可直接提供給電機所需的電量,而這種電機基本采用的都是晶閘管式控製器斬波調速,該控製器原本都是從國外進口,雖然現在已經有國產產品,但成本卻相對較高,而且主要元器件還都是由國外公司生產製造。此外,如果采用直流無刷電機,還必須將其與控製器製成一體,這樣無形中增大了成本。綜上,為了使電動汽車能夠大範圍推廣,必須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降低成本。

其四,電動汽車企業內部管理不完善,部分企業尚未建立起內部控製流程,如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庫、出庫以及外委材料都沒有配備專人進行管理,各個環節未建立健全管理製度,加之成本核算存在諸多不規範之處,從而導致成本核算欠缺準確性。此外,采購管理和物流管理力度不足,使得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總成本的控製效果。

二、電動汽車成本控製措施

(一)強化采購成本控製

采購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由於采購成本占據電動汽車企業供應鏈總成本的比重較大,所以必須從強化采購管理入手,控製采購成本,規範成本核算。首先,電動汽車企業應當在物流係統中建立完備的供應商檔案,使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管理供應商檔案。全麵落實重要物料招標製度、內部評審製度,在物流係統中根據招標評審後的價格建立最高限價價格庫。通過價格庫的自動檢查功能,查看訂購價格與限價要求是否相符,以加強采購管理。若係統中出現暫估價格差異,采購部門應當與供應商進行及時對賬,並作出差異調整;其次,規範對委外加工材料的核算流程,嚴格把控加工材料流失。同時,建立以合同、請購單、驗收單、入庫單等結算憑證為載體的業務記錄控製係統,落實審批製度,做到賬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