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招標采購節資率不實
經管視線
作者:陳步春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招標采購節資率、招標采購節資率不實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優化招標采購節資率的措施。總之,要徹底解決好招標采購節資率不實的問題,需要多個方麵共同推進,才能湊效。它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還需要不斷積累經驗、積極探索下去。
關鍵詞:招標采購;節資率;節資率不實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調控的進行,房地產市場正逐步向以高性價比產品進行競爭的買方市場過渡,市場價值的理性回歸使得各房地產開發商的競爭發展戰略也隨之發生重大轉變,正逐步從產品差異化戰略調整為以提高產品品質和有效降低成本為主的發展戰略,而這一戰略的轉變也對其執行的主要手段——工程招標采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關於招標采購
招標采購,是指采購方根據已經確定的采購需求,提出招標采購項目的條件,向潛在的供應商或承包商發出投標邀請的行為。工程招標采購是工程項目建設中進行成本控製和選擇優秀承包商主要手段,一直以來,工程招標采購在房地產項目開發中起著重要作用。招標是招標放單獨所所作為的行為。正在這一階段,采購機構所在經曆的步驟主要有:確定采購機構和采購需求,編製招標文件,確定標底,發布采購公告或發出投標邀請,進行投標資格預審,通知投標商參加投標並向其出售標書,組織召開標前會議等,這些工作主要由采購機構組織進行。
二、招標采購節資率
它是指一個項目采購的節約資金與預算資金之比。通常人們用預算金額與招標中標金額相減再除以預算金額所得的百分比來表示招標節資率。如預算金額大於中標金額,則取得正節資率,也即招標達到節資的效果;如預算金額小於中標金額,則取得負節資率,即招標未達到節資效果。
三、招標采購節資率不實的原因分析
在現實中,為什麼會出現招標采購節資率不實呢?結合我們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體會思考,認為:(1)公式本身未能反映真正的節資水平。所謂真正的招標節資水平應是指與采用其它采購方式所花費的可能成本的最低值(我們稱之為“潛在成本”)比較,仍然具有較低的成本優勢。而預算金額無法準確反映潛在成本,而且常常遠大於潛在成本。如果預算金額相對於潛在成本大幅增加,而中標金額同比例大幅增加,這時,雖然招標節資率並未發生變化,但實際上,這樣的招標已不具備節資功能了。(2)預算金額難估值。節資率的計算公式中預算金額天然地存在被有意放大的動機。無論是采用何種招標平台,商務部的國際招標平台,還是各地方的政府采購、建設項目招標平台,都必須填寫擬招標項目的預算或總投資額。這就是招標采購方式節資率的分母。而恰恰這個預算金額對很多企業和單位來說,招標時數字被填大了倒是無所謂,甚至有好處,但是填小了,等於自己找麻煩。(3)中標金額難把控。一般,實際上,真正反映一個采購項目能否節資,關鍵要看中標金額,也即:實際的花費成本。而招標采購方式的局限性使得該種方式無法做到有效節資。由於預算金額往往會被放大,使得招標采購方式的成本上升被“好看”的節資率掩蓋了。我們認為,招標采購方式的中間環節的增加、招標人要求投標人所做的各種保證、招投標過程中評標費用高漲和紙張的耗費等情況會使采購成本明顯上升。
四、優化招標采購節資率的措施
1.避免采購方式單一化,提倡采購方式的多樣性。由於《招投標法》的實施,各級管理部門扶持招標采購方式的出台,大有唯招標采購方式獨尊的趨勢。《招投標法》的立意是好的,是防止國家和公眾利益利用被踐踏,但僅憑目前的運作模式,很難達到預想的結果。況且運作成本明顯是高位運行,卻說成節資率很高,這就會蒙蔽我們的眼睛,以為招標采購方式是節資的方式。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建立各種采購方式的參照競爭體係。首先,不要盲目擴大招標采購領域。這種情況很多,例如,一民營企業要進口一台機器,但國家規定,這台機器是法定招標設備,必須按章招標。試想,民營企業要進口設備肯定是經過多方論證,才選定進口機型的,這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至於它要采用何種采購方式應由其內部決策機構來決定。但我們的管理部門隻能按規定,招標後才能辦進口批文。花幾十天和一筆額外費用可能未必招來心儀的產品,也許市場機會轉瞬即逝。這就是招標采購的無奈。其次,通過提倡各種采購方式的運用,建立價格信息的數據庫,用於解決采購評價的新模型。通過預算金額來確定節資率的做法不科學,必須建立合理的參照價格以對節資成果進行評價。這個參照價格隻能從實踐中得到,而且是具有操作意義的。該參照價格隻能通過合理運用各種采購方式而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