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次貸危機形成原因及其對金融經濟的影響
金融天地
作者:劉宇
摘要:幾年前美國本土發生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次貸危機,這次危機不僅對美國原有的市場經濟秩序產生了極大衝擊,造成本土經濟市場的一片混亂,更是對全球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也不例外,尤其對中國的外貿出口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本文將從美國次貸危機實例出發,對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及影響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形成原因;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經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互聯網技術及其他新興產物越來越多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了。在此一個大的背景下,美國經曆其經濟迅速發展的黃金階段,進一步鞏固了它在世界經濟體係中的領導地位。但是在進入21世紀後,由於受到網絡經濟泡沫破滅以及恐怖事件襲擊的影響,美國經濟陷入全麵萎靡的漩渦之中,市場經濟一片蕭條。隨即美國政府出台一係列政策及經濟措施救市,銀行大幅度降低存息率以及調整基準利率等。國家的強力介入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推動下,美國經濟開始趨於穩定,房地產行業一片繁榮。然而,從 2004 年開始,美國政府突然調整經濟政策,短時間內大額度提高了銀行存息利率。這一鬆一緊的政策對經營房地產借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產生巨大的衝擊,再加上一些投資機構的盲目介入進一步惡化了經濟局勢。先是美國本土經濟受到巨大的衝擊,緊接著北美、歐洲、亞洲的各國也受到牽連,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已經席卷全球。本文將在此大背景下對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及影響作出討論。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原因
1.相關國家政府機構沒有履行好其職責,對市場經濟的控製力度不夠。20年代末是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金融行業一片繁榮。在這個大背景下,不斷有新的金融輔助工具開發出來並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這些金融工具就像一個無線的巨大網絡把各種金融機構有機的聯係在一起,各行業的劃定界限也越來越模糊,這勢必增加相關機構對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難度。無法及時對各類金融機構出現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采取相應的措施。由於缺乏了政府機構的監管以及政策指引,無形中擴大了整個金融行業的市場風險。因而相關國家政府機構沒有履行好其職責,對市場經濟的控製力度不夠,對金融市場監管不力成了這次次貸危機爆發的客觀原因。從以前的文獻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政府在對市場經濟的掌控力度不夠,缺乏對市場經濟的有效引導。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對市場經濟的管理體製存在重大缺陷。自上世紀90年末,美國的市場經濟就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經濟高速發展、各金融行業之間密切關聯。但由於美國政府對金融行業是實行的各類型行業分開監督管理的政策。而負責監督管理的各個政府機構基本都是各自執行,行業監管之間配合力度不夠,致使在對金融行業的監督管理過程中出現許多漏洞。對不斷衍生出來的金融工具管理不夠重視,而且在監管過程中,沒有及時豐富監督管理標準與準則,造成監督管理標準過於單一。
2.消費觀念問題。在美國,政府是大力提倡民眾合理消費的,但由於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追求生活享受,過度消費現象日益嚴重。但由於民眾的收入水平已經不能滿足其消費需求,隻能通過抵押房屋建築及其他物品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隨著時間推移,需求越來越多,而原有的債務在沒有進行有效處理的基礎上不斷添增其他新的債務,再加上美國政府對這種現象沒有進行有效的節製,而是通過不斷對外向其他國家出售債券,獲取大量外貸以滿足其國民不斷增長的日益消費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外發行的外債越來越多,同時國家購買能力與支付水平已經不能持平,造成國家信用不斷下降,加快了這場次貸危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