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應對策略淺析(1 / 2)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應對策略淺析

金融天地

作者:鄒錦煒

摘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全確立和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已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央行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並把它作為深化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利率市場化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銀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銀行業帶來了多重壓力和挑戰。對於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信社、農合行、農商行)而言,更需要未雨綢繆,迎難而上,內修外煉,積極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衝擊。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利率市場;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擺正市場定位,明確發展戰略

利率市場化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銀行業可以穩定獲得利差收益的現狀,導致銀行間同業競爭的加劇。麵對激烈的同業競爭,我們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目標客戶。對此,我們應該按照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經營、精細化管理的思路,積極推進經營理念的轉變和發展戰略的轉型,建立適應利率市場化要求的經營思路和發展模式。一是要擺正市場定位。隨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不斷增多,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勢必日趨激烈。因此,我們要牢牢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服務地方”的經營方向,鎖定目標客戶,依托農村、拓展城鎮,把“三農”和中小客戶作為拓展重點,與大中型銀行實行錯位競爭,培育適合自身特點的客戶群體。二是要轉變經營理念。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存貸利差將逐步收窄,銀行通過追求規模擴張來增加盈利的粗放經營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對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總量增長與結構優化的關係、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係、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係,由單純的“做大做強”向“做精做優”轉變,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要轉換經營機製。加快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把發展的重心從主要追求發展規模和速度轉向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提高投入產出率。為此,要不斷改善、優化考核體係,建立良好的激勵導向機製,督促基層營業機構轉變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提高發展質量。

二、調整業務結構,加快轉型步伐

與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相比,我國銀行業長期以來受經營體製的影響,收入結構不盡合理,存貸利差占據收入的絕大部分。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銀行的利率定價自主權將更大,在利率市場化的初期,存款利率將逐步走高,貸款利率將逐步降低,存貸利差將進一步縮小。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必須進一步加快業務轉型升級步伐,積極推進多元化經營,以此來規避利率風險。一是要切實改變當前業務結構較為單一的狀況,實現資產與負債的合理匹配,不斷豐富業務品種。在抓好傳統存貸款業務的同時,加大銀行卡業務、理財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新興業務的拓展力度。二是要努力調整信貸結構,提高資產流動性。要合理把握貸款節奏和速度,按照“以存定貸、留有餘地、有序投放”的原則,科學把握信貸增速、投向與投量。要堅持“小額、流動、分散”的信貸原則,克服“偏愛”大企業、大項目的信貸衝動,突出支農支小重點,優先滿足涉農客戶和微小企業的信貸需求,推進信貸結構和客戶結構的持續優化,不斷提高信貸資產流動性。三是要加快推進收入結構的轉型。充分發揮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點多麵廣的優勢,努力擴大代理業務範圍;積極爭取開辦代理保險、委托、信息谘詢等新業務,嚐試開辦代售基金、股票及代銷債券等理財產品。此外,在當前人行信貸投放限額管理和銀監存貸比例管理的雙重監管模式下,要進一步拓寬資金投放和創收渠道,大力發展投行業務,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運用率和收益率。

三、加強金融創新,豐富業務品種

在利率嚴格管製的時代,由於體製的原因,銀行業缺乏金融創新的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尤為薄弱。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各家銀行都認識到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隻有持之以恒的創新才能謀得生存和發展,不斷擴大自己在業內的影響力。從目前來看,存貸利差依然是銀行的主要收入,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必須不斷挖掘新的效益增長點實現經營結構、客戶結構和收益結構的多元化,以降低利差縮小對經營發展帶來的影響。首先,我們應逐步減小對存貸利差的依賴,積極尋求新的金融業務,大力發展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要在服務功能、服務質量和服務範圍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重點發展投資理財、財務顧問、資產管理、國內外結算、擔保、代理保險等附加值較高的業務品種,使經營收益從以賺取存貸利差為主逐步轉向以賺取服務費、手續費為主的方向轉移。其次,要積極開拓個人客戶市場。個人金融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個人金融業務收入在銀行總收入中占比提升是銀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我們江浙一帶個體經濟發達,農民富裕程度較高,因此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以大力增加和開發零售業務,比如開展消費信貸、資信、按揭等個人金融業務,拓展個人金融業務的利潤增長空間。第三,要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業務。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網上銀行及其相關業務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相比於其他大中型銀行,我們的網銀業務發展比較遲緩,這也導致部分優質客戶流失。網上銀行業務一方麵能為客戶提供了更為便利、快捷的服務,另一方麵可以大大降低我們的經營成本,提升利潤空間,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業務規模。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深入,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加快發展步伐,完善網上銀行的業務種類,以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