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供應鏈環境下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評價研究(1 / 3)

供應鏈環境下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評價研究

經管視線

作者:李建華

摘要:本文是研究在供應鏈的環境下,我國油田工業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物流管理模式的選擇。以AHP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對油田工業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進行了係統的研究,為解決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選擇難的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方法。

關鍵詞:油田工業企業;AHP;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TE-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2

一、引言

我國現代物流業及油田企業物流發展的狀況大致可以概括為:中國的物流業發展是繈褓中的嬰兒,剛剛得到起步。物流被稱為第三利潤的源泉。第三利潤源泉主要來自於對物流整個過程的整合使物流信息通暢,物流的工具盡其用。從微觀角度來看合理化和一體化的物流管理有利於物流的整合和統一;從宏觀角度來看整合就是對於物流業的重組實現規模效益和競爭力。物流分體化是將原料、半成品和產品的生產供應和銷售結合成有機的整體,實現物流對整個商品的產、供、銷過程的紅帶和促進的作用以求取得整體最優的效果,實現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獲得盡可能高的服務水平的目的。合理化過程的整合要達到規模效應,成本最低,利潤最大。

二、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發展現狀

(一)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發展狀況

我國的油田工業企業的物流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剛剛起步的過程中,對於物流管理的一些認識還是不夠的,所以對於物流管理上存在疏忽和漏洞,對於物流管理模式的選擇不當和方法的欠缺都會導致物流發展狀況的緩慢。但是我國油田工業企業正在著手盡可能地改善這些問題,正在逐步認清物流管理的一些思路,由此可見,物流管理還是在穩步中發展的,盡管發展比較緩慢,還是有成績的。

油田的物資供應管理部門職責生要是保證油日生產建設的物資供應充分發揮第三利潤源泉的作用以降低采購成本提高整體效益為目的。油田企業的內部條件尤其是物資供應行業所積累的各種資源優勢為發展物流提供了可能。

我國油田企業供應鏈下的物流管理模式現階段還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的。其一,顧客。顧客永遠是企業能夠經營下去的助推器,要想解決顧客方麵的問題,應當以顧客優先,永遠把顧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其二,定位。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適合的選擇,哪種物流方式更加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其三,風向。主流的物流管理模式是什麼,有哪些可利用的地方。

(二)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供應鏈體係結構

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製,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功能的網鏈結構模式。

圖1的供應鏈中,入點相當於油田原始材料提供商,出點相當於用戶,連線為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三)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類型

即供應鏈物流運作模式的類型。主要有4種類型。

1.自營物流模式。供應鏈係統中,核心企業利用部分自有物流資源,整合社會物流資源,自主經營,管理其全部物流過程。這種情況要求企業核心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較大時采用的模式。

2.物流大外包模式。將企業供應鏈過程中的全部物流業務都外包出去,由專門的物流主管負責統籌協調。這種情況是在企業核心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樂觀時采用的類型。

3.股份製物流模式。以股份製的形式組建新的物流公司,整合股份合作企業的物流資源,統籌規劃物流布局,完成合作企業的全部物流業務。

4.協作物流聯盟模式。若幹企業將自己的物流業務拿出來,建立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協作物流聯盟體係。這種模式既可以節約自身物流成本,又可以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三、供應鏈環境下我國油田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影響因素分析

1.供應鏈管理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一般來講是對企業的供應鏈物流進行係統科學的管理中所表現出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力度。企業對於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決定企業對於自身物流的控製程度,對於供應鏈鏈條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是否可以控製得當是體現企業自主能力的重要表現之一。當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較強時,就可以選擇自營物流管理的模式。當企業對於供應鏈的管理缺乏較強的能力時,也就是說對供應鏈物流的自主控製有限時,就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物流大外包模式、股份製物流模式或協作物流聯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