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數碼印刷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討
文化經濟
作者:李海峰 邵明秀
摘要:為了適應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滿足數字印刷實際崗位群的需求,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零對接,高職院校數碼印刷課程必須作相應的調整與改革。本文主要從數碼印刷課程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等多方麵進行分析和調整,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碼印刷;課程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TS8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數字印刷作為一種獨立的印刷輸出方式由實驗室走向市場,印刷產業結構開始調整,印刷市場正在走向多元化。數碼印刷是數字印刷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係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數字印刷實際崗位群要求逐漸提高,使得數碼印刷課程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相銜接,保證學生學有所用,畢業後能夠直接上崗,實現學校與企業零對接。
一、數碼印刷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不僅數字印刷技術水平與國外的數字印刷水平有較大的差距,而且數字印刷的人才培養也基本處於空白。數碼印刷作為數字印刷的核心課程,在國內很多印刷類專業院校中並沒有設置該門課程,或隻是作為印刷工藝課程中的一個章節簡單介紹。也有部分印刷院校考慮到數碼印刷課程的重要性,開設了該門課程,但是課程設置上往往偏向於理論而不注重實踐教學。針對當前的現狀,開展數碼印刷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探討對於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同時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數字印刷人才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數碼印刷教學改革探討
1.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
現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有很多,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特點來選擇。在講授抽象或理論性強的教學內容,如不同類型的數碼印刷原理,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使用圖片、動畫等結合直觀表達一些難以用語言表達或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原理,使教學內容生動,便於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講授數碼印刷操作工藝流程的內容時,結合操作視頻與虛擬動畫,使講解更生動、更貼近生產實際,使學生印象更深刻,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較大幫助。
另外,為了使增強學生的業餘自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網絡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課件、電子圖書和相關專業網站鏈接,如必勝網等,供學生在課餘的時間充分利用網絡平台,了解數碼印刷的發展前景、工藝技術、人才需求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2.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啟發和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隻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要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需要以下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穿插使用。
(1)對比教學法。傳統印刷與數碼印刷從產品特點、應用範圍、印刷原理、印刷流程等多方麵進行對比教學。使學生係統性掌握到傳統印刷與數碼印刷的區別與聯係,進而更深刻認識到數碼印刷的優勢及未來發展的潛力,提高學生對數碼印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