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1 / 2)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

地方經濟

作者:王廣林

摘要:農村養老保險能夠有效保障農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國家政府財政和個人的承載力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財務負擔水平

中圖分類號:F8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本文主要講述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問題的提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的測算模型、條件假設以及數據來源;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的結論;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的政策。

一、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問題的提出

(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農村的養老保險正處在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製度和體係,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和縣市已經開始重視農村養老保險問題,但是還是沒有將抓住農村養老保險製度和體係的重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農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但是由於農村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使得農村的養老保險成為一個沉重的財務負擔。

(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由集體、國家和個人共同支付和承擔的,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水平、國家和社會的經濟效益、國家和社會的文明建設承擔、國家和社會的財務管理將直接影響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水平,如果國家和社會的財力水平比較薄弱或者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水平比較低下,農民個人無力承擔農村養老保險,那麼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就會成為國家、社會、集體或者個人的一種經濟負擔和財務負擔。

(三)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一項製度,是國家和社會為了提高農村的生活質量水平的一種保障,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主要表現在兩個大的方麵:一是國家和社會財政的供給和補貼;二是農民自身的經濟承載力。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為了保障國家、社會和民生,因此對於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問題,一定要重點抓,農村的養老保險的負擔水平一定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符合社會發展的財務水平,符合農村農民的經濟承載水平,否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就會成為製約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力量,就會成為農民的一種經濟負擔。

(四)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是保障民生的大事,是為了將有限的財政收入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中去,是一種社會保障體係和製度,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是為了保障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一定要予以重視,社會能夠負擔的農村養老保險與農民能夠承載的社會保險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要保障民生發展和社會整體的發展。

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財務負擔水平的測算模型、條件假設以及數據來源

(一)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財務負擔水平的測算模型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財務負擔水平的測算模型:建設農村養老保險的製度和體係,農村的養老保險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各自承擔一半,一些比較困難地區的農村養老保險由中央政府全權承擔,這樣就能夠保障國家和地區政府的財務水平不受到重創,建立國家中央財務、地方政府財務以及農民自身的經濟承載模型。

(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財務負擔水平的條件假設

(1)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參數假設。首先是新型農村人口的變遷:農村人口增長比較穩定,大量的農村人口已經向大城市或者一些城鎮遷移,農村人口的數量在不斷地減少,但是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較快,農村養老保險很受影響,農村養老保險的領取人數也越來越多;其次是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國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在最近幾年物價增長的速度也比較快,給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農村養老保險水平也在不斷地增長,低保險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生活的需要;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收入的比例:按照慣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和中央的財政收入水平應該保持在一個高度上,甚至是持平,應該維持同步增長,但是實際上中央財政收入水平比地方財政收入水平要高;財政收入的增長率是衡量國家政府財政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標,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財政水平的扶持。(2)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情景假設。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情景假設指的是假設國家和社會的財政對農民進行補助,假設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科學、合理性,假設農民的生活質量水平能夠承載農村的養老保險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