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及其確認與計量(1 / 2)

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及其確認與計量

經管視線

作者:羅衛江

摘要:人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生產的核心要素,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人在企業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研究如何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對人力資源進行會計確認和計量,核算人力資源的管理以及價值的成本,衡量人力資源的權益,對企業存亡和興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基礎;人力資源會計確認與計量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21世紀高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在繼續推進,人力資源會計廣泛的應用於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如會計事務所、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銀行等,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的利用以及人力資源的管理均與人力資源會計緊密的聯係在一起,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及其確認與計量在人力資源會計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由於人們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人力資源會計確認與計量仍缺乏係統的認識,所以在對人力資源進行會計相關工作的時候,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及其確認與計量進行研究,以便能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由於第三產業的興起、傳統會計缺陷、經濟理論推動以及企業和經濟的需求,人力資源會計應運而生。人力資源會計的內容包括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核算、計量和會計報告。近些年的發展使得人力資源會計有了兩大分支,包括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其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包括取得人力資源支出、維護人力資源支出以及發人力資源支出,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則包括群體和個人價值計量模型。由於我國近些年會計理論、知識、操作和實踐上都有了進一步發展,人力資源法製化,完善了人力資源市場,開展了試點工作,具備了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條件,應該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會計,以滿足財務信息使用者、內部管理、國家宏觀調控和財務會計核算原則的要求。

二、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基礎

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人力資本理論、經濟學理論和會計理論。首先是人力資本理論,它是人力資源會計萌芽的理論基礎,舒爾茨提出人力資本理論,表示人力資本由勞動者身上技能、知識和健康狀況構成,投資形成是通過保健、教育以及勞動力遷移支出表現的。此後人力資源會計逐漸形成,所以說人力資本理論是人力資源會計萌芽的理論基礎。其次是經濟學理論,它是人力資源會計產生和發展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人力資本的稀缺性和現代企業理論。最後是會計理論,它是人力資源會計應用的理論基礎。需要進行會計計量的是人力資本資源的專業人力資本字眼,包括人力資產的確認和會計主體理論的修正。其中傳統會計重心是財務資本,有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之和等於資產這樣的等式,在新的會計環境下,應該修正為:

人力資產+非人力資產=負債+人力資本所有者權益+財務資本所有者權益,相應的會計目標、假設和對象都應該修正。

三、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與計量要點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要點

根據《基本準則》第三章的規定表麵,資產必備三個要素。首先是可提供未來收益的經濟資源,其次是貨幣計量,最後是為企業控製或者擁有。人力資源符合以上三個要素,所以人力資產的定義可以說是企業支出投資在員工身上的,在一定時期內由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以貨幣計量預期取得收益的資源,可以說人力資源就是一種資產。由於人力資源可以認為是預期未來超額盈利的貼現值,它與商譽聯係緊密,但是出於對商譽的獨立考慮,可以把人力資源認為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