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問題研究(1 / 3)

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問題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付卉

摘要:鄉村旅遊在我國已成為一種新興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旅遊方式,它不僅拓展了旅遊業發展新領域,而且有效地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發展勢頭強勁,但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為完善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的建設,本文通過對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現狀進行描述,對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方麵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並提出了一係列合理化建議,從而達到壯大我國鄉村旅遊產業的目的。

關鍵詞:鄉村旅遊;食宿設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2

鄉村旅遊最早興起於上個世紀30年代,首先在荷蘭出現,之後迅速遍及整個歐洲(何景明,2003)。Gilbert和Tung (1990)將其定義為:鄉村旅遊就是農戶為旅遊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的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閑活動的一種旅遊(劉偉等,2009)。隨著國內旅遊發展,鄉村旅遊越來越受到青睞和推崇,一些長期居住在鬧市的人們,極渴望有一個距離適宜、交通便利、環境宜人的避暑度假之處。鄉村旅遊發展勢頭強勁,但食宿設施建設問題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羈絆。

一、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的意義

鄉村旅遊目的地往往是在較偏遠地區或者是在城市社區周邊,屬於農村農事活動區域,缺少必要的基礎旅遊設施,遊客在這裏常常是連最基本食宿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那些經過數小時長途奔波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的遊客,隻能在景區匆匆忙忙、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就急忙返回,大大降低了旅遊質量,降低了遊客進行鄉村旅遊熱情,進而影響了地方旅遊經濟收入增長。民居旅館的出現,解決了遊客後顧之憂,使遊客在遊玩之後,有一處既經濟實惠又可以安心放鬆休息之所,吃上一頓可口的農家飯食,稍事休息恢複體力。

傳統的旅遊景點開發後,開發商通過門票收入等途徑得到現實實惠,而當地農戶由於沒有景點經營權,不能真正融入當地旅遊業發展中,很容易對旅遊業發展漠不關心,甚至出現旅遊投資經營商與當地農戶、農戶與遊客之間利益對立矛盾。發展鄉村食宿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發展旅遊與農民致富的矛盾,農民利用閑置農舍,通過提供食宿服務、出售民間工藝品、土特產來獲得實在經濟收益, 農民從當地旅遊業發展中獲得收益,自然對旅遊開發產生很高熱情,而自產自銷的農產品和具有鄉土氣息的農副產品也為當地旅遊增添了更多吸引物,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旅遊產品內容和形式,刺激了遊客消費,增加遊客人均消費量,提高了旅遊業整體經濟效益水平。

二、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的現狀

(一)追求生態化與現代化的統一

隨著世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對現代化生活的厭倦使人們產生了對鄉村生活生態化的向往,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的生態化與現代化是對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聯係的。首先,食宿設施生態化需要現代化技術支持,實現生態食宿設施清潔化生產,現代化技術支持是必不可少條件。如,清潔化生產的廢棄物處理技術、節約能源太陽能技術和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等。其次,食宿設施生態化與現代化的統一是旅遊者內在需求。旅遊者要求和期望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是生態與現代、新奇與熟悉的統一。他們希望鄉村旅遊地既能為其提供貼近自然、生態的食宿設施,又能提供現代、衛生、便捷服務。因此,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建設在強調食宿設施生態化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設施衛生標準、服務水平和現代化程度,以滿足遊客需要。也正因為如此,我國不少旅遊界商業人士越來越重視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的生態化與現代化關係,紛紛追求生態化與現代化的統一。

(二)正日趨力爭地域化與商業化的和諧

旅遊食宿設施作為一種滿足遊客飲食、住宿需求的旅遊供給產品,在市場經濟下,具有商業性。食宿設施商業化是指鄉村旅遊食宿設施的開發工作始終圍繞著客源市場需求展開,一切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市場需要什麼就開發什麼,實質上是市場導向開發模式思想體現。過分強調地域化,忽視商業化,會使食宿設施建設變得盲目,失去方向;過分強調商業化,忽視地域化,會使食宿設施失去特色,喪失競爭力,二者此消彼長,是對立關係,但又統一於鄉村旅遊內在特征中,缺一不可。鄉村旅遊是農業與旅遊業混血兒,一方麵它由農業延伸而來,具有較強地域性,另一方麵是旅遊經濟一部分,與市場掛鉤,具有一定商業性。地域化是商業化的依據,商業化為地域化提供市場。為了使旅遊市場需求和當地食宿設施資源實現有效對接,依據資源的地域特點,針對市場需求,開發出滿足不同旅遊者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宿設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和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鄉村旅遊地食宿設施地域化與商業化的和諧就顯得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