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速公路企業麵臨的風險及管理機製的構建(1 / 3)

高速公路企業麵臨的風險及管理機製的構建

經管視線

作者:施源峰

摘要:本文以高速公路企業的風險管理為研究對象,論述了新形勢下高速公路企業麵臨著若幹風險及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製的構成要素。提出了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加強風險管理機製構建的對策。

關鍵詞: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製構建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2

一、新形勢下高速公路企業麵臨著若幹風險

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於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原因導致實際車流量相對減少而帶來的企業經營風險。就具體而言,社會對交通運力的需求受經濟周期及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汽車保有量、交通方式的變化、新建或改造交通設施、現有平行道路分流、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競賽因素等的影響,都有可能對高速公路企業產生新的壓力。

2.財務風險。高速公路企業在財務風險上與普通企業一樣。為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正確有效地識別和防範財務風險(盈利能力、變現能力、負債比率和發展能力)。這是企業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保證資金安全,已成為高速公路企業關心的問題。

3.安全風險。無論是在高速公路建設期或是運營期,安全風險無處無時不在。由於安全設施完備狀況、收費、監控及通訊設施的運行狀況等掌握不及時、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員工安全意識薄弱或崗位技能差,都可能對安全運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4.政策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是指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給高速公路企業所帶來的風險。從產權角度來看,高速公路經營企業擁有的產權實質上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一定期限的高速公路收費權,由於高速公路收費權受時間限製(不超過3O年),收費期限屆滿而企業如果沒有其他新建或收購的經營性高速公路項目時,將對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

二、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製的構成要素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規範、高效的風險管理運作模式,要想持續高效的運營下去就必須要深入分析當前存在的各方麵風險,並積極采取各方麵措施進行控製與防範,隻有這樣才能在企業運營過程中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狀態。

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製的構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麵構成: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評估風險、規避風險、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督。在這八個方麵中,內部環境是高速公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為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製的所有其他組成部分的良好運行提供了平台以及結構。目標製定是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的起點,是其他步驟得以實施的推動力量。在目標製定的前提下,高速公路企業需對影響目標的風險進行事件識別,然後再對識別的事項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驅動風險反應,影響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貫穿於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的全過程,並對前麵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修正。這八個組成要素之間需要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動態管理循環。一個高速公路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否“有效”實施,主要是看這八個構成要素是否存在以及能否對有效運行進行科學的判斷。構成要素如果存在並且能夠正常的運行,那麼就可能沒有重大缺陷,而風險就可能已經被控製在主體的風險容量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