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心理契約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1 / 2)

淺談心理契約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經管視線

作者:劉理明 林炎明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裁員、並購及流程再造等各種變革,使得企業與員工所麵臨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帶來的員工忠誠度、員工工作行為、態度等方麵的問題引起了各方關注,進而心理契約管理逐步成為組織變革時代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手段。本文通過心理契約概念的解讀,在介紹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突出作用與影響的基礎上,探討如何發揮心理契約的積極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約型人力資源文化的實現和意義。

關鍵詞:心理契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一、引言

一般而言,“心理契約”包含以下七個方麵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環境,任務與職業取向的吻合,安全與歸屬感,報酬,價值認同,培訓與發展的機會,晉升。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實現員工的滿意度,並進而實現員工對組織的強烈歸屬感和對工作的高度投入。因此,企業要想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最有效配置,就必須全麵介入“心理契約”的建立、調整和實現的過程來實現對員工的期望。

二、心理契約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1.管理方式的變化:人事管理從剛性化到柔性化

人類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實踐和理論中表現為“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前者以生產為中心,本質是理性的,後者是以人為中心,本質上是情感的。以理性為主導的剛性管理是管理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獲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

2.所處環境的變化:員工流動從靜態到動態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才流動的機製基本形成,打破了對工作單位轉換的限製,改變了過去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不論感覺如何也要堅持到退休的情況。在一個單位感覺合適就留,感覺不合適就走,員工和企業有了一種雙向選擇的權利。心理契約在管理中的具體表現,是企業能力的較量,是企業管理水平、管理製度、人才機製的較量,是企業能否為員工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實力的較量。

三、心理契約在企業管理中的利弊作用

1.心理契約兌現在企業管理中的利得

組織中的心理契約是聯係員工與組織之間的紐帶,是影響員工行為和態度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約在企業組織中的作用有三個方麵:一是可以減少雇傭雙方的不安全感。二是可以規範員工的行為。三是可使員工對發生在組織中的事件產生情感性的反應。

2.心理契約違背在企業管理中的弊端

員工往往希望通過完美地完成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得到同事和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對工作成果的認可主要體現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麵,物質上由“經濟契約”來體現,而精神上則主要側重於“心理契約”。兩方麵任何一方沒有得到較好滿足都會引起員工的不滿。

四、發揮心理契約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約作為聯係員工和組織的心理紐帶,對於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減少人力資源風險,企業應當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構建和維護心理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