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企業產品文化營銷策略(1 / 2)

淺談企業產品文化營銷策略

經管視線

作者:張秀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經濟已經到來,產品同質化程度逐漸加深。企業產品文化逐漸成為企業立足於市場環境中的主要力量,更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把握文化的生生不息,才能讓企業度過每一個困難,而新時期也是傳統營銷向文化營銷轉變的關鍵時期。本文對企業產品文化營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嚐試性提出具體的營銷改善策略。

關鍵詞:企業;產品;文化營銷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隨著時代的發展,受到全球化經濟的影響,國內很多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都逐漸意識到在產品中注入企業的文化才能提升產品的銷售業績。企業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通常會利用地方曆史文化、曆史事件、著名人物、企業名稱等等,顯然這些設計構思也增添了產品的不少文化值,但是這僅僅隻是文化營銷的初級階段,也是各大企業都在普遍使用的,並不容易能推出自己的特色產品文化。營銷理論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加之文化營銷本身的理論體係也處於發展階段,並不健全。國內企業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對於文化營銷也缺少統一的認識,特別是同質化相當嚴重,存在許多問題。商品中一旦蘊含了文化,商品就不是一件簡單的商品了,不僅僅是一種使用價值的物品。還蘊含了知識價值、社會價值、審美價值等等內容。

一、企業產品文化營銷存在的問題

1.產品開發與品牌文化出現差異。新產品不僅包含了現有產品的創新理念,重點是推出市場曾經沒有生產過的產品。大部分企業,為了將自身的產品市場擴大,為了一味地追求利益,跟風設計,沒有考慮產品與品牌文化之間的關係,雖然一直在向市場推出新產品,但是新產品始終也沒有深入人心,隻是造勢而已,甚至連之前的產品也會受到牽連,其實這樣的事情還很多,例如:江蘇某個集團,本身是以生產農藥而聞名的,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開始從事白酒生產,這裏就嚴重忽略了新產品的開發與品牌文化之間的關聯性,生產出來的白酒也沒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試問又以什麼樣的優勢同其他酒企業競爭呢?

2.產品作為文化的物質載體質量讓廣大消費者失望。三鹿也好,冠生園也罷,這些企業都是承載中華文化民族的老字號企業,三鹿因為昧著良心添加三聚氰胺而失信於消費者;冠生園則是因為“陳餡翻炒”遭人唾棄。最終的結果就是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與消費者有默契的產品文化毀於一旦,對品牌的支持與忠誠逐漸消失。

3.產品文化在包裝過於浮誇。部分企業在追求產品文化時,主要精力放在了包裝之上,結果並沒有將企業的文化理念真正融入到產品當中去,企圖用華麗的裝飾與空洞的本質來實現產品的文化營銷。這一點在房地產行業就太多太多了,總是強調高尚、品味、環境優美等等,經常用到的詞彙就是名都、尚居、皇苑等等,無論是黃金地段的摩天大樓,還是郊區以外的低矮樓盤,全都以豪華、經典等高貴氣派的名稱作為文化營銷,消費者最終也區分不了到底是高檔別墅還是經濟實用房型,這些所謂的文化營銷很空洞,沒有實在的東西,憑什麼來與消費者產生共鳴,久而久之必然會讓消費者產生抵觸情緒。

4.產品促銷沒有新意,無法讓消費者真正動心。在節假日各大商城都會有促銷,而且有些賣場天天都有促銷,而我們麵對促銷手段最常見的就是抽獎、降價、買一送一、廣告宣傳等等,降價一直來都能牽動消費者的心,對派送也會欣喜,但是這也隻是企業短時間內取得的一點成就,最終產隻能歸咎於產品促銷沒有新意,無法真正讓消費者動心,心一旦“死”,消費者就不會像以前一樣那麼熱衷這些傳統的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