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析中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關係(1 / 2)

探析中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關係

經貿論壇

作者:趙炎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從無到有,不僅自身獲得了長足進展,而且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與快速發展。中國對外投資總體來說發展非常緩慢,而且規模較小;中國對外投資與吸引外資的比例既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後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對外投資嚴重滯後於中國經濟發展水平。

關鍵詞:吸引外資;對外投資;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一、中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比較分析

1.中國吸引外資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外資的發展曆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由於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實施時間不長,投資環境也不夠完善,還有外商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導致這一階段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很小,其發展呈緩慢增長趨勢。二是高速發展階段。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把中國改革開放推向了新的高潮。這一階段中國吸引外資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並逐年遞增。三是持續增長階段。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1999年和2000年中國吸引外資額雖有所下降,但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仍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2.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狀況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吸引外資相同,也是從改革開放開始起步,然後逐漸發展起來。總體來看,中國對外投資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對外直接投資額在10億美元以下。這一階段,中國對外投資處於企業自發探索階段,參與對外投資的企業數量不多,主要是外貿、外經公司在海外設立窗口企業,為貿易服務,方便往來。改革開放到80年代中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幾乎為零。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對外直接投資額逐年增長。

第二階段,為對外直接投資額在20億美元左右。鄧小平南巡之後,中國改革開放加快了步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得到快速發展。之後一年,中國對外投資資額猛增至40億美元左右;但從其下半年開始,由於中央政府實施了緊縮型的宏觀調控等政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基本保持在20億美元左右;後來,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有所下降,分別為17174億美元和9116億美元;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對外投資額達到曆史最高值68185億美元。

二、中國對外投資滯後的原因分析

隨著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該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之間應該出現相互依賴、相互補充促進的關係。吸引外資是對外投資的重要一方麵,吸引外資有利於獲得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促進產品供應及銷售渠道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這些都有利於本國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而競爭優勢是對外投資的基本要求;並且吸引外資給國內市場帶來了競爭壓力,使國內企業樹立危機意識,從而更快地進行對外投資。對外投資是吸引外資的有利支持,對外投資可看作是在國外市場上利用外資的一種形式,成功的對外投資有利於增強本國的外債承受能力,增強本國經濟實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外資。

中國對外投資發展滯後的原因,主要可以從企業和政府兩個角度來分析。從企業角度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看,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指數在參加排名的經濟體中,處於中等水平,中國企業效率排名近年來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之中。可見,中國企業競爭力不但總體水平不高,而且近年來不升反降,這勢必影響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行為,從而影響中國對外投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