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特點及改進策略(1 / 2)

淺析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特點及改進策略

財經縱橫

作者:尹翠仙

摘要:當前,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施工企業需要采取一係列措施來提高立足於市場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包括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構建信息化的管理係統,完善企業會計管理製度,拓寬會計管理的外延業務等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施工企業發展的便捷渠道,根據市場變化和需求而做出相應調整,使施工企業發展壯大。

關鍵詞: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特點;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會計核算的作用是借助一係列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的活動中發生的事件進行總結、評價,再經過係統的核算、分析,結合最新的市場形勢,做出針對企業未來發展的研判,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據作為決策之用。也就是說,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會計核算成為施工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已得到廣泛的共識。認識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特點,並對其進行改進、完善是普遍關注的焦點。

一、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特點分析

當前,適應經濟管理工作需求的會計核算製度及核算方法體係在我國經濟領域中已經形成,而且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中。施工企業與普通生產企業的區別體現在:施工企業“產品”生產投入的成本高、生產周期較長、施工點相對分散、施工過程涉及範圍廣、不易被移動、成本回收時間較長等方麵。這決定了施工企業的財務工作有著其他行業不具有的特殊性和困難性,其會計核算工作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分級管理與核算

施工企業會計核算是與施工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的,能有效且直接地反映出施工產品的經濟效果,但施工企業具有生產時間長、施工地點分散、流動性較大等獨有的特點,決定其會計核算工作必須結合生產特點,采用分級管理與分級核算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企業對財務進行集中核算而造成的施工生產脫離於會計核算的現象。

2.每項工程成本獨立核算

施工項目一般由幾個單項工程通過有機組合成為一項工程,一般情況下該工程造價根據工程組合的特點來做計價。基於施工企業特殊的單件性與多樣性的特點,在核算方法上采用“定單成本計算法”,針對每項工程成本實行單獨核算法,以此達到預算成本的計算口徑和實際成本相一致的目的。

3.分段結算工程價款

施工企業產品具有生產周期長、造價偏高的特性,決定了工程要到竣工後才能結算價款,因此施工企業必須預先墊付大筆的資金,如此一來不僅對施工企業產品的經營帶來一定限製,而且還對施工企業的資金周轉造成麻煩和困難,即使是事後監督或結算也無法發揮會計核算應有的效力。對此,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一分為二:周期短、造價低的項目可以在工程竣工後進行一次性結算,而資金使用多、施工周期長的項目則要事先落實各期完工後的借款,再實行分階段結算,做好資金的及時回收,來保證企業資金的運行順暢。

二、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改進策略

1.完善會計核算製度

施工企業要按照相應的法規和製度,對會計進行正確的核算和管理。我國財政部新出台的《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是一項新的會計核算方法,對施工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並且對於規範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流程,提高施工企業會計工作質量也有著有效的作用。